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科技评审潜规则亟须加强防范

2014年07月11日 10:01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中央第十巡视组向科技部反馈巡视情况》,指出科技部在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曾经令科技部部长痛心的科技腐败再次引发关注。随着中央和地方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科技领域的职务犯罪开始频繁出现,用巧立名目的“红包”讨好评审专家成了“潜规则”,手段愈发隐蔽。(《21世纪经济报道》)

  乍一看来,贿赂评审专家之所以能成潜规则,专家难挡利益诱惑,的确是直接诱因,但将科技评审猫腻全部归咎于专家的操守,的确也并非事实的全部。事实上,假如不否认人性趋利这一弱点,科技评审其实更应从机制和程序上形成有效的制约,而不是仅仅寄望于入选专家的操守。

  在这方面,加拿大的科研项目评审就设有专门的“回避制度”,并明确列出7类必须回避的评审专家,以防止可能的利益合谋。而在德国,为了选出既懂行,又公道的评审人,建立一个几千人的评审人员库,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新一次。各种不同背景以及利益圈之外的专家的参与,自然会增大利益公关与合谋的难度,从而让评审成为真正的意见交锋,及时暴露项目问题与风险。而专家的个人品行评价,也同样被纳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永久剔除出专家库,并丧失在国家重大项目上的评审资格。

  此外,严格但并不拘泥于指标化、公式化的评审标准,同样是避免科技项目评审陷入利益公关的有效机制。而在专家评审过程中,科技项目基金会全程参与并监督,专家的评审理由及投票也将全部记录在案。

  当科技项目的评审不再能以专业门槛构筑利益圈子,并不得不接受更多的约束、公开乃至监督,各种利益公关的“潜规则”猫腻,自然也难以有隐蔽藏身之地。(吴江)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