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别让受虐孩子继续哀嚎

2014年07月14日 15:54 来源:大连日报 参与互动(0)

  据《河南商报》报道,7月8日下午,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小涵(化名)遭爸爸毒打的微博。微博附图照片上,女孩儿脸上、身上有多处红肿和瘀青伤痕。微博称,这名女孩家住南阳市方城县,身上的伤是其父亲毒打所致。此事被曝光后,已有数拨网友赶到小涵家对其爸爸进行“教育”和“警告”,还有人对刘某动了手。随后,方城县公安局和当地妇联介入调查,实施救助。目前,小涵已得到妥善救治,由其叔祖父暂时代为抚养。

  稚子无辜,却要经受无来由的暴力,尤其这暴力还是来自于自己的血肉至亲,想想都令人心痛不已。“父母打孩子”似乎一直是天经地义之事,大多数人认为“打孩子”是“家事”。在目前虐待孩子事件频频发生的背景下,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打孩子”给予相应足够的重视。对虐待孩子,虽然我们有相关法律,也有妇联这样的机构,但从客观来说,制度性的干预、保护较薄弱。对施暴家长,我们往往采取“小惩大诫”,真正重罚的多是“太过分”的。受到的“惩罚”不重,便难以阻止施暴者的重复施暴。事实上,多数虐待孩子的事件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

  此外,目前的保护机制对于虐待孩子事件多处于事件严重化之后的“被动”接受,而在虐待的早期少有主动发现。从这个角度上反思,我们应该设立排查机制,以社区为单位采用定期家访等形式,将虐待制止于萌芽,并可以筛查出哪些家庭有较高的暴力风险,防范于未然。只有倾全力尽早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预防、监督、干预、惩罚、回访监控、受虐儿童安置等机制,才能避免那些童年的“黑色”记忆。(孟楠)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