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假证书何以大行其道?

2014年07月22日 14:32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提起1984年春晚上那包“誉满全球”的宇宙牌香烟,想必不少人依然印象深刻。可要论忽悠人的功夫,跟当下某些人一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近日,一名江姓书法家在微博上晒出联合国秘书处授予的“百年文艺巨匠”证书,就把网友雷得不轻。

  “百年文艺巨匠”、“世界文化遗产AAA级金奖艺术家”、“世界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这是该书法家微博主页上的一串头衔,牌匾金光灿灿直晃眼。微博一发出,众人围观,谁料很快露了马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办称,奖项“肯定是假的”。更有细心的网友指出,这位“巨匠”的书法作品竟出现了别字漏字等低级错误。争议声中,当事人删除了相关帖子。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陈光标声称自己当上了“世界首善”,同样是联合国授予的称号。还不到24小时,就被网友揭了底:证书上的“联合国”英文名都没拼对。发现出了洋相,陈光标马上承认,为获证书赞助了3万美元,“可能是受骗了”。不过,这一回应未能消除人们的质疑。

  以上二位晒假洋证书,无非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其实,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获得嘉奖,本无可非议,但前提是这份荣誉必须实至名归。再说,如今已不再是言必称“国外的月亮比较圆”的时代,国人没那么容易被忽悠。这种扯虎皮拉大旗的把戏,实则是自欺欺人,非但公众不买账,自己还落得一身灰,何苦呢?

  吹牛吹过了头,把牛皮吹破了,这样的故事不能只当笑话看。现实中,热衷于用证书给自己镀金的人,不在少数。一些作家学者的来头,左一个“大师”,右一个“鼻祖”;一些官员的履历上,注水文凭赫然在列;一些文化名流的生平事迹,隔三岔五地收录在各种名人大辞典里……仿佛谁的证书越多,名头越响,谁的身价就越高。

  别看那些证书听上去很吓人,什么“世界名人录”、“首席科学家”、“中华人才库”,只要给钱,都能买得到。各种行业协会、机构打着评比的幌子,向企业和个人要钱,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形成了一条供需两旺的地下产业链。于是,“国家级”证书一多,自然就贬值了,非得“世界级”证书才能吸引眼球。照此逻辑,哪天出了“宇宙级”证书,也不足为奇。

  骗子纵然可恶,当事人就不应当反省吗?陈光标坦言:“我可能有时候做了好事之后喜欢要荣誉,要奖状。”与踏实奋斗相比,花钱买证显然容易得多。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骗子不过是利用了一些人爱慕虚荣、急功近利的心理罢了。

  据了解,那名江姓书法家是一个企业家,平时爱好书法没有问题,举办个人作品展、为商业活动题字也无可厚非。可他哪儿来的自信,觉得自己担当得起“百年”、“巨匠”、“最伟大”的盛名呢?要知道,已故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在墓志铭中说自己“博不精,专不透”,在面对《东方之子》栏目组的邀约时,以一句“我不够你们的档次,我最多是个东方之孙”回绝了。真正的大师尚且如此淡泊名利、谦虚谨慎,不知会让多少在利益面前失去羞耻心的投机者脸红?

  有句诗说得好:“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在严惩骗子的同时,若能摒弃浮躁的心态,多一些务实,少一些功利,让真才实学成为成功通行证,让沽名钓誉者现出原形,让骗子无机可乘,假证书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郭雯)

【编辑:刘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