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潘石屹捐款哈佛 延伸慈善影响力

2014年07月25日 09:59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美元(约9300万人民币)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一事,引发热议。不少人提出疑问,国内致富的地产商为何助学国外而不选择中国高校。该企业CEO张欣表示,助学是希望更多中国优秀贫困生能接受世界一流大学教育。

  “为何不捐国内高校?”这样的追问并不陌生。2010年,中国毕业生张磊向其母校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款888.8888万美元,在国内就曾引发不小的争议,甚至演变为爱国与不爱国之争。

  事实上,如果将潘石屹向哈佛捐赠,成立“SOHO中国助学金”,标签化为“把钱捐给国外”,其实并不准确。一来,哈佛大学并不能等同于美国。作为私立高校的美国,其接受的捐款不光来自美国,世界各地都有。潘石屹的钱严格说是捐给教育与学校,而非国家。而教育的发展,本应该是无国界的,其增益是面向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二来,这笔助学金是用于在哈佛就读的中国贫困学生。有人说,能够去国外念书的有几个人是贫困生,更是一种想当然的推论。殊不知,贫困与否只能是具体情境下的相对性比较,本无绝对标准。

  富人捐款,多与少,向谁捐,在国内的争议历来就不少。争议背后所暗藏的一个重要认知倾向是:富人捐款是无条件的,且要捐向灾区、社会底层才算是真正的慈善。这其实是相当狭隘的。比如在美国,流向底层贫民的慈善资源,占整个富人捐款的比例其实并不大,教育恰恰是比例最高的领域。这既是因为教育具有社会普惠性,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整个社会的未来,在美国具有普遍的共识。更是因为,慈善确实可以作为改善社会底层困境的一个重要力量,但这首先还是国家保障的责任,不可将慈善与国家责任混为一谈。

  实质上,慈善无国界,超越国别与民族界限,本就是慈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于慈善文化尚不够发达,相关慈善制度建设不健全的社会,中国人向国外捐赠的现象,确实还不够多,引起争议似乎也是一个过程中的问题。但中国接受来自国外富人与基金会的捐赠,已经越来越成为常态。如近年来巴菲特、比尔盖茨等国外慈善大家的中国行就是一个证明。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富人向海外捐赠,只要是财产来源正当,其实正是富起来的中国人向国外展现慈善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正如论者所言,与其追问潘石屹为何不向国内高校捐款,不如反思国内的慈善捐赠文化与相关制度。整体而言,中国富人的捐赠比例还很低。这里固然与“不露财”的中国文化传统有关,但更多的还是捐赠激励机制的建设不足。比如在税收方面的激励上,比如成立基金会的门槛过高,慈善机构的透明度低,等等都会影响到富人的捐赠意愿。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融合,慈善无国界的特点将越来越明显。抱着“慈善国界论”的狭隘民族主义倾向,也将越来越被证明为落后并逐渐式微。因为,慈善从来都是面向整个人类文明,社会越开放,享受到的慈善增益也就越来越多,反之,则只能加剧自身孤立。因此,追问“为何不捐国内高校”,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慈善文化的一种投射。必须看到,在慈善上,无论是中国人走出去,外国人走进来,必将越来越频繁,这也是中国慈善融入世界的一个必然趋势。(朱昌俊)

【编辑:刘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