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篾匠手艺渐行渐远 五旬老人编织48年盼传承(图)

2014年08月07日 2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篾匠手艺渐行渐远五旬老人编织48年盼传承(图)
图为白贤坊在编织背篓。 刘力 摄

  中新网重庆8月7日电 (刘力 蒋青琳)过去,家里日常用具大多是用竹子加工而成,那时候做篾匠的人不少。然而,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从事编织行业的匠人逐渐退出,再难以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作为重庆酉阳县竹编技艺的一名传承者,白贤坊如今忧心忡忡:手下的学徒都没能坚持下来,传统竹编工艺后继乏人。

  “背篼多少钱?”“150元一个。”7日上午,在酉阳县酉酬镇王家坝“老篾匠”白贤坊的一间小店里,几位中年妇女正笑呵呵地挑选着竹制用具。58岁的老篾匠白贤坊一边介绍着自己的产品一边忙着编制篾器。记者发现,在这个不算宽敞的房间里,堆着几摞背篼等竹产品。几分钟时间,白贤坊在忙着手里活儿的同时就做成一笔生意,数着手中刚成交所得的钞票白贤坊惬意的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靠着编制竹产品,一个月能收入两千多元。

  篾制品轻巧耐用,是以前农村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没有塑料制品,农村大量使用筲箕、筛子、晒席、蒸笼、背篓、箩筐等各种篾制品,这让篾匠行业很红火,不少人都拜师学习当篾匠。白贤坊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了篾匠生涯。

  “当时才10岁,初次接触学习,手掌和手指伤了好、好了又伤。”白贤坊伸出粗糙的双手,上面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疤痕和老茧,便是多年编织背篓留下的。这些年,刻苦的他外出只需带着一把篾刀,游走在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因技艺精湛、要价不高,生意源源不断,一把篾刀便为家里挣来一摞钞票。

  编织篾货看起来简单,但学起来并不容易。曾经村里有几个人对编制篾器很感兴趣,要求跟着他学习。“我编一个背篼只要几分钟,他们学一下午还没学会。”白贤坊说。

  “现在会织篾货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年轻人觉得织篾货是老辈人的事情,尽管卖篾货能挣钱但是都不愿学。”白贤坊说着,对篾具的前景透出一些担忧,老一辈们薪火相传的行当,如果丢掉实在太可惜。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