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700多年金融老街“重生”:老北京劝业场全新亮相

2014年09月29日 1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700多年金融老街“重生”:老北京劝业场全新亮相
    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正在京举行,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西河沿大街也重新开街了,劝业场、消失70年的察哈尔兴业银行等修葺一新,重装亮相。图为西河沿大街。 曾鼐 摄
    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开幕,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西河沿大街也重新开街了,劝业场、消失70年的察哈尔兴业银行等修葺一新,重装亮相。图为老北京劝业场内部。 曾鼐 摄
图为老北京劝业场内正在进行的服装展。 曾鼐 摄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曾鼐)“我第一双运动鞋就在劝业场买的”“我小时候老来这儿开电影”……粉饰一新的老北京劝业场前,不少白发苍苍的老街坊笑呵呵地忆起往事。随着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开幕,有着700多年历史的西河沿大街也重新开街了,劝业场、消失70年的察哈尔兴业银行等纷纷亮出了昔日的金字招牌。

  察哈尔兴业银行意外获新生

  “这条街可称得上北京的活化石了”,走在西河沿大街上,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王志忠娓娓道来。

  东起前门大街、西至南新华街的西河沿大街,位于大栅栏北部,长约1100多米,是京城久负盛名的一条金融老街。从清中叶开始,金融业便开始在此蓬勃发展,聚集了银钱业公会等早期金融机构;鸦片战争后,外国银行逐渐进入中国,催生中国本土的银行业,交通银行、中国人办的第一家证券公司中原证券交易所等均在此诞生。北洋政府时期,全市金融机构有337家,前门大栅栏一带有142家,占全市金融机构的42%,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河沿的金融光环逐渐淡褪,但青砖灰瓦的旧巷、古老的金融旧址却在岁月的洗礼中被保留下来。2014年初,西城区启动了西河沿街两侧房屋修缮、绿化景观等工程。

  王志忠介绍,西河沿街的历史可以分为三段,即西街的文化区有740年历史,东街约为600多年的历史,中间是居民的生活区。他说,为了保护文物,采取了按现状修复的方式,完整保留沿街古建和实体文物,以保存古都的风貌。

  “没想到的是,修缮中意外发现了已在历史文献中消失了70年的察哈尔兴业银行”,王志忠说。他介绍,位于西河沿街91号的察哈尔兴业银行,创办于民国初期,“虽然招牌上面的金箔字迹已不清晰了,但依旧透着贵气。”

  针对西河沿的改造,王志忠介绍,改造工程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业态、新的概念,西段以昆山秋水昆曲艺术中心等为基础形成传统文化深度休闲体验概念,中段以零碳生活体验馆为中心形成新生活方式体验概念,东段则以猫屎咖啡等加上特色旅游纪念品小店形成特色旅游休闲概念。

  劝业场“中西合璧”修葺一新

  沿着西河沿路东行,4层楼高的老北京劝业场映入眼帘:米黄色的外墙上烫金色的牌匾极为惹眼,雕梁画柱尽显精致典雅的民国风情;红黄两色的鲜花围在门前,周围大片未完工的空地上,起重机、吊车仍在嗡嗡作响。

  老北京劝业场,于1905年由清政府商部创办,取自“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鼎盛时期,这里经营着20多个行业,180多个货摊,配有电影院、剧场、舞厅、台球厅等,吃、穿、用、玩俱全,是京城首幢大型综合商业楼。1975年后,劝业场改建为新新服装店等,后由于多种原因,逐渐衰败。

  2006年,劝业场旧址作为“大栅栏商业建筑”的一部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劝业场开始了为期4年的修缮工作,于今年9月的设计周期间正式亮相。

  走进焕然一新的劝业场,大玻璃屋顶、白色的雕花楼梯、通亮的大理石地砖洋气十足,与室外的仿古设计对比鲜明。肤色各异的设计师们,行色匆匆地忙碌着,威尼斯100在北京、大栅栏领航员等设计展正在此举行。

  现场工作人员透露,计划将劝业场开辟为文化艺术中心,引入艺术展览等,汇聚老北京和全国各地的传统艺术品。他介绍,劝业场的施工还没有最后完成,设计周期间主要对一些设计同行、特邀嘉宾等开放,待施工结束后才会正式对公众全面开放。

  9月25日至10月3日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以“老北京新社区”为题的大栅栏新街景正同期举行。自2011年起,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就尝试将设计与艺术创意项目引入老街区,即在尊重老街肌理的前提下,探索老房子新利用。今年活动期间,前门西河沿街将承载近20个展览及活动,包括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北京特别展、巴塞罗那主宾城市展览等;诸多中外优秀的设计师走进大栅栏,对胡同狭小居住空间、公共设施与标识等进行改造,让设计融入社区百姓生活,提高老城居民的生活质量。(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