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诺贝尔奖对中国科技界真的那么重要?

2014年10月10日 10:3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2014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物理和化学奖纷纷揭晓。获奖的有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科学家,而中国内地仍然未打破零封的尴尬。关于中国科学家与诺奖,在每一年的诺奖季都是热门话题,已经延续许多年了,很多讨论也变成了老调重弹。

  对于欧美国家特别是美、英、德、法来说,诺贝尔科技类奖项拿得不少,这与这些国家的科研传统、学术创新有诸多关系。有人曾经据此认为诺奖偏重欧美,却也不算事实。早在冷战时期,前苏联就有10来位科学家荣膺诺奖,而亚洲的日本则在新世纪以来频繁摘奖,本次又有赤崎勇、天野浩和日裔美国科学家中村修二则因发明制造照明LED灯不可缺少的蓝光LED被授予物理学奖。至此,日本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上升至22人,除两名文学奖和一名和平奖之外,自然科学奖项占了绝大多数。即便是业已加入美籍的南部阳一郎和中村修二,也均因在日本国内的研究成果而获奖。虽然也有华裔科学家得到过诺奖,但研究成果却基本是在美国完成的,和中国科学界的渊源并不深。

  然而,诺奖对于中国科技界真的那么重要?得了诺奖是不是会一跃成为科技强国?其实,我们既没有必要趾高气扬于诺奖,“吃不了葡萄说葡萄酸”,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于诺奖,把自己批判得体无完肤。不管怎么样,中国科技界这几十年的努力是明显的,科技的腾飞有目共睹,没有拿诺奖不能证明中国科技创新实践就失败了,而只能说明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但我们却也应该张眼望世界,学习一下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日本近年来在诺奖方面的成就便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在2001年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当时很多人嗤之以鼻,认为日本政府“疯了”,毕竟在提出这一计划以前,日本在百年间仅有9位诺奖得主。但从那以后的短短十几年间,日本竟出现了13位新的诺贝尔奖得主。照此趋势,不用50年,日本将完全有可能提前完成诺奖计划。虽然诺奖成果有不少是上世纪的研究成果,沉淀迄今才获奖,但日本的诺奖计划的确不是无的放矢。那么,日本凭什么成为诺奖大户呢?

  从他们频繁荣膺诺贝尔物理学奖看出,日本科技界对物理学这样的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是给力的,这样的重视保障了基础研究的顺利开展。日本的基础研究可以进行那些10年、20年乃至30年后才能运用的课题,而我们科技界则更加重视应用型科技,要的是当下的实用性、要的是技术转化成经济成果,技术改变生活。孰优孰劣,其实未有定论。什么样的科技成果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什么样的科技成果便是成功的。虽然中国科技界偏重于实用主义、工具主义,但从改革开放30余年的科技表现来看,却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居功至伟。只不过,若我国科技界也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精力,不那么着急技术应用,也许会有新的突破,也未为可知。

  当然,日本的科研氛围相对较为单纯,以科学为依归、以科学家为本位的科研传统业已奠立,而不似中国科技界仍然在备受“官本位”习俗的困扰。只要是“官本位”思想仍然作祟,诺奖的产生难度就仍然较大。为何如此?官员是有任期的,任期内总是要追求政绩的,若是科研成果在任期内没有办法取得突破,政绩便会打折扣。要想出政绩,就需要推动那些短平快项目,而难以给基础研究更多时间。谁都想拿诺奖,谁又不肯等待产生诺奖得主的漫长岁月,谁都不愿意坐冷板凳,谁都想即刻变现,诺奖也就渐行渐远。这便是我国科技界面对诺奖而生出的“囚徒困境”。

  怎么办?放平心态即可。中国国力已经得到了巨幅增长,已经有强大的资本来投入基础研究,来等待重大科学创新的产生。研究短平快的继续研究短平快,让科技应用得更加广泛,利国利民;研究基础科学、坐冷板凳的,政府给予鼓励、扶持,总有一天,中国科技界会为世界科学贡献惊人的力量。只不过,有关科研主管部门真的得改变一下政绩观,要把科研资金向基础科学研究按照一定比例分配那么一些。否则,拿诺奖,还是痴人说梦。

  诺奖,其实只是检验中国科技界创新成果的试金石。总有一天,会有的。别着急,别憋气。(迅之)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