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灾后重建要充分调动群众智慧

2014年10月20日 14:28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文昌的实践提示我们,灾后重建要充分调动群众智慧,让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自己做主

  在遭受台风袭击后,文昌一些地方村民忙于重建住房,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和资金比较紧张,导致部分土地闲置,未来收入也成为一大难题。为此,一些村民商量决定,将土地租给农业企业进行养殖和种植,实现了重建与生产共赢。

  这一做法突破了既有的思路办法。过去不少时候,我们往往更重视,在灾后帮助农民群众于最快时间把受损的农作物补种上,把失去的畜牧和渔业产品再养上。这种办法在很大程度上造福了群众、促进了生产恢复,产生了积极影响,值得肯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地方灾情比较重,群众灾后重建的任务很重,无法投入足够的精力用于恢复农业生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是机械地套用老思路、老办法,就可能出现问题。

  通过出租土地,让农业企业参与到灾后重建中来,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从短期看,既能够解决土地闲置问题,让受灾地区能够吸引到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中,重建速度大幅度提高,也可以解决村民的收入问题——自己的时间和资金紧张,就借鸡生蛋,通过土地出租和以后进企务工获得收入;从长远看,企业规模化的生产既能够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各种风险的能力,村民们也能从中学到种养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在企业的带动下聚集优势,打出当地的农产品品牌持续增收。这无疑是灾后重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一个范例,有着一举多得的效果。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文昌的实践提示我们,灾后重建要充分调动群众智慧,让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自己做主。毕竟,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的工作千头万绪,各地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如果大小问题都等着政府想办法、做决策,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对于政府来说,就要做好引导工作,多牵线,多搭桥,多给群众一些空间,多给群众一些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在灾后重建中充分树立主动性和自觉性,迸发出更多的好点子、好范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真正创造者。充分调动的群众智慧和积极性,不只局限在灾后重建一个地方。细翻党史,由群众自发找到的好路子比比皆是,这对改革来说尤其重要。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时期,完全可以进一步发动群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多做尝试,多想新招。这对我们的事业是大有好处的。■ 陈实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