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从马拉松热看全民健身

2014年10月20日 16:01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尽管“天公不作美”,昨日鸣枪开赛的2014年北京马拉松赛依旧火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近3万名参赛者,兴致勃勃地完成了一次体育狂欢;围观者则将“北京马拉松”推上了热门话题排行榜榜首,仅新浪微博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就高达5.6亿。跑马拉松赛正在成为一种都市生活新时尚。

  马拉松赛如今有多受欢迎,从火爆的报名情况可见一斑。2011年北京马拉松的3万个名额用了6天才报满,2012年用了3天,今年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全部报满,甚至还采取了“抽签摇号”的方式;即将于下月初鸣枪开跑的上海马拉松比赛,1.8万个报名名额也在4小时内被一抢而空,火爆程度堪比春运抢票。

  中国田径协会官网显示,中国今年举办的注册马拉松赛事共有50场,比去年多了11场;热爱跑步的中国人与日俱增,除了北马、上马、广马等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之外,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也加入了“跑马”行列。在新华社评出的“2013年中国体育十大新闻”中,“跑马拉松赛成为健身新时尚”赫然在列。

  跑马拉松成为一种时尚,是全民健身热潮急剧升温的直接体现。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公众对健康、休闲以及高质量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明显,便捷又自然的跑步备受青睐。街头、公园和健身房内活跃着跑步者的身影,社交网站上每天都有不少人在晒跑步记录,还有人以参加各地的马拉松赛为乐。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马拉松受追捧是一种积极现象,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与马拉松类似,更富有趣味性的“彩虹跑”在中国也越来越受欢迎。但是,中国民众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却未能得到充分释放。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群众体育赛事还比较少——美国每年仅马拉松赛就有700多场。

  公众参与马拉松的热情持续高涨,日常健身休闲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实质上给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要呵护公众的参与热情,让“全民体育”从口号变为现实,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投入方面尽快跟上。让普通百姓有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其意义不亚于让专业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上争金夺银。

  上个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让各种体育资源火起来,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健身需求。这是一个顺应时代大势的好消息,如果能够尽快贯彻落实,不仅各地的马拉松赛将会办得更好,各种形式的群众体育赛事也将更丰富。

  当然,对于即将举办马拉松赛的上海来说,网络上关于北京马拉松的吐槽和建言,也有非常现实的参考意义。比如,比赛时遭遇雾霾天气该如何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比如,如何在沟通调度、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这些都可以从北京马拉松比赛中获得经验和教训,进而将上海马拉松赛的筹备工作做得更好。汤嘉琛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