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午休托管补贴“小蛋糕”亦需公平分

2014年11月19日 10:47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17日下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午休和课后托管服务财政补助办法(试行)》,今年9月1日起停收公办小学午休和课后托管费,财政补助标准为每名托管学生每天补贴2元,费用将用于支付参与托管服务的在校教师补贴以及社会聘请人员的劳务费用。(11月18日《南方日报》)

  广州市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午休和托管服务进行财政补贴,着力解决学生年龄小、上学路程远、父母工作忙家庭孩子午间休息与照料的困难,补贴的钱不多,但也是改善民生的好举措,初衷无须质疑。同时,这样的政策,带有普惠性质,只有公平才可能让实事充分显示出好事的成色。

  首先,午休托管补贴针对只是公办小学,那么民办小学怎么办?难道民办小学的孩子就不存在午间休息与照料的需求?据教育部门解释,“至于财政补贴小学生午休是否会扩展到民办小学的问题,市政府常务会议也进行了讨论,调查显示,现有的民办小学相当一部分学校已经将午休和课后托管费用纳入到办学成本进行了收取,若民办小学还未将费用纳入其中,建议学校将这部分费用纳入到教育成本,向物价部门进行申报。”

  坦率地讲,民办小学收了午托费并不是不需要补贴的理由,反倒是不给补贴还给了他们收费的借口。严格来说,民办与公办小学就学的孩子,或许户籍上有所区分,但都是事实上市民,不管是基于需求还是情感,“一碗水要端平”的道理不难理解。倒是这样的做法,很难逃脱户籍壁垒的质疑,与平等享受城市公共资源人口市民化的改革方向是相背离的。

  其次,午休托管补贴按托管学生数进行补贴,相当于是按实际劳务来买单。本义或许是让小学把钱花在刀刃上,但之于实践,这个补贴很可能被解读成托管学生的补贴,一方面刺激了学生家长盲目的需求;另一方面难以解决弹性的统计问题,剥夺了学校的自主权。其结果必然是给了补贴,学校也无法很好地解决学生午休与托管的问题,家长也无法消除不收费后服务供给的担忧。也就是说,机械补贴的模式无法有效调节学校、家长的不同的利益诉求。

  午休托管补贴“小蛋糕”亦需公平分,政府需要做的一是提高教育福利的覆盖面,不管是公办与民办,一视同仁,都该给予补贴;二是补贴的设计不宜一竿子到底,到头来作茧自缚。午休托管补贴应当视为改善义务教育午休和托管条件的经费,按照普遍需求对服务的供量作出规定,按照在校生生均给予补贴列入预算,并监督建设到位;三是补贴与收费并不矛盾,补贴不是包办所有的需求,而是体现公益性的原则,如果包办事实上对其他无需求的学生是不公平的。适度的收费是维护公平的调节器,前提是对收费标准与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只有如此,才可能发挥财政补贴的兜底作用。木须虫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