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波推出“服役罚单” 违规摊贩换位当“城管”

2014年12月02日 13:50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在宁波镇海招宝山街道西街,50多岁的张菊莲穿着印有“城管义工”字样的黄色马甲,戴上城管标志的帽子,一路沿街搜索,仔细查看是否有“躲猫猫”的违规摆摊者,俨然一名城管队员。

  事实上,张菊莲的真实身份是“犯了错”的流动摊贩。

  今年起,镇海城管推出“服役罚单”的人性化执法措施,取代单纯地劝导、罚款等执法手段。

  不久前,张菊莲就是在这条西街上因违规摆摊被城管队员逮个现行。“我骑一辆三轮车载着一车袜子,在西街附近转悠、兜售。我也知道这是城市主干道,可同时人流量也大,生意好做,就趁着中午城管休息,偷偷溜进来了,没想到还是撞了个正着。”抓到一次要罚近一百元钱,一天生意下来也只赚个四五十元钱,她急得直哭。“我从湖南来镇海打工多年,摆摆流动摊为生,家里一儿一女都要上学,一分钱掰成两半用,负担很大,罚款相当于几天的收入呢!”

  “面对这样的流动摊贩,我们也很不忍心罚他们,可是不罚,屡抓屡犯。”镇海区城管局招宝山城管中队副中队长江文财说道。这些年,镇海城管通过帮流动摊贩找固定摊位、找工作转业等等方法,解决了部分流动摊贩问题,可仍有摊贩偷偷进禁摆区,仅凭城管十几号人就像猫抓老鼠一样,根本管不过来。他认为,要根治必须让流动摊贩真正理解城市管理,自己管好自己,这也是镇海开出“服役罚单”的初衷。

  “早上我还是和他们一样,提防着城管,现在我却成了‘城管’去劝导他们。”张菊莲巡查到鼓楼广场附近,对自己的“新身份”,显得有些不适应。

  “那里有人违规设摊,我们过去看看。”在城管队员带领下,张菊莲壮着胆子上前劝离摊主,摊主一脸不耐烦地没好话,当她表明自己也是流动摊贩时,摊主才缓和了下来。还有两名摊贩,被劝离后挪个地方又继续叫卖,这让她很无奈。“其实,我之前也这样,和城管打游击战。一体验才知道城管不容易,相互理解事情就好办了。”

  摊贩当过“城管员”,自个儿回去摆摊也更加规范了。

  陆波佳经营着一个便民早餐点,之前因为私设桌椅,被城管开了“服役罚单”。“我单纯地想着能给顾客方便,让他们坐着吃早餐,没想到这也违规。”他一脸委屈。

  “当了‘城管员’才知道,这都是无知犯的错。”陆波佳说,他巡查中发现,不规范摆摊的摊贩不在少数。比如明明划好一个小巷子的区块给他摆摊,他偏偏要延伸点出来,占点大马路的道。他还记得那次,在一个公园附近看到一个流动餐饮摊点满地乱扔包装盒,再走几步,又是这样一个卖粟子的临时点,原本干净的广场显得很邋遢。他暗自想着,自己做生意的时候不觉得,看别人这样摆摊,发现真的很影响市容市貌,以后自己摆摊可要注意及时收拾垃圾了。

  为了规范“服役罚单”制度,镇海还给流动摊贩发放“服役积分本”,记录着摊贩参与执勤的次数与时间,参与服务多的摊贩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措施。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13名摊贩参与其中。 (记者 陈醉 区委报道组 张寒 通讯员 袁晓君)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