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留守儿童中四年级和初二学生问题最突出

2014年12月04日 15:35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特殊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调查显示,在各类特殊群体中,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失足少年

  家庭困境易导致犯罪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赴12个省(市)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和2385名普通中学学生,掌握了目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困境未成年人犯罪占较大比例,闲散未成年人犯罪呈下降趋势。在被调查的未成年犯中,闲散未成年人占56.9%,留守未成年人占12.5%,流动未成年人占12.4%,未成年孤儿占1.7%,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占1.6%。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中,要特别关注困境未成年人群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他们的服务帮助。

  调查显示,闲散未成年人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2001年为61.2%,2014年为56.9%,下降了4.3个百分点。这表明共青团组织开展的重点青少年群体犯罪预防和服务帮助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以暴力型、侵财型犯罪为主,其中,抢劫罪占52.7%,故意伤害罪占17.6%,强奸罪占11.8%,盗窃罪占9.6%,故意杀人罪占5.1%。

  男性实施抢劫罪、强奸罪和盗窃罪的比例分别为55%、14.8%、12.2%,均高于女性的比例。女性实施贩毒罪、故意杀人罪的比例分别为18.6%、11.3%,均高于男性的比例。

  留守儿童

  四年级和初二问题最突出

  在未成年人犯罪群体中,留守未成年人占了12.5%。实际上,这一群体也的确存在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面临很多突出问题:例如,意外伤害。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

  另外,82.1%的留守儿童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等学业不良行为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个百分点;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被歧视,性格比原来内向、胆小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学生则表示最需要学习辅导。

  初二留守学生较非留守学生学业表现差、学习兴趣低。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经常和爸爸交流的比例比初二非留守学生低4.1和8.7个百分点。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父母的外出对女孩的影响比男孩更大。在留守儿童中,经常感到烦躁、孤独、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女童比例分别比男童高3.7%、6.2%、3.5%;父母外出后,感觉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

  未就业大学生

  家庭条件差影响就业

  除了留守儿童,未就业大学生也是很多家庭的“心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10省市的近七千名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未就业大学生多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自乡镇的为27.1%,来自农村的为25.7%,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仅为13.2%。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职业声望低、祖辈或父辈等直系亲属职务级别越低越难就业。

  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面临三大主要矛盾:一是就业过程中主观努力不够与认识误区并存,73.7%的人特别认同“大学生基层就业有利于了解社会和增长本领”,但只有9.2%的人表示特别愿意去基层工作。二是求职途径的父母依赖与父母社会关系差的矛盾,41.7%的人认为现在找工作主要就是“拼爹”,但实际他们社会资源较少,父母职业不好,难以提供有效就业支持。三是急需政策帮扶与对政策不了解的矛盾,只有16.7%的被调查者比较了解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31.8%的人表示不了解。

  记者 李莉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