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铁老大的市场化转身何以如此笨拙

2014年12月10日 09:57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当然,对铁运的市场化改革,可以批评和期待的地方还很多。最大的问题是哪一部分该市场化,哪一部分不该市场化;再进一步,市场化的先后也该有一个顺序,比如春运作为社会问题那一部分,可能就难以市场化,简单地用价格去调节。同时,铁运的供给比起铁运的需求更需要市场化,包括引进更多社会资本,增加供给,促进竞争。

  从12月8日起,火车票预售期正式延长至60天,旅客可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电话订购2015年春运首日(2月4日)火车票,车站窗口等其他售票方式仍按推后两天的原则同步执行。可以预见,春运首日多个热门城市和热门线路的火车票将出现“秒杀”现象,被一抢而空。当然还可以预见,网友对于铁老大的春运新政又是争议四起,乃至骂声不绝。

  概括起来,网友的争议不外乎两点,一是春运期间火车票供不应求的问题,二是火车票的分配公正问题。就前者来说,抢不到票的人当然要抱怨;就后者来说,春运新政显然更有利于那些有条件,而且能够熟练操作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的群体,也更有利于能提前60天就确定春节假期和行程的人们。

  本来,火车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是铁路部门为了更灵活应对市场,更好地满足乘客需求的一种努力。类似的政策还包括,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取退票费,改签也更方便等。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视为铁运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即开始重视消费者需求。谁才是“老大”,需要有一个新认识。铁老大的变化也算是一种进步,但公众似乎并不完全买账;而它似乎越是努力,就越显笨拙。这是个什么道理?

  首先,当然要从铁老大身上去寻找原因。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一个堡垒,而且还是个庞然大物,当它要一下子适应市场节奏,显然有很多困难,绝不是从铁道部到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身份转变那么简单。何况,垄断地位还未根本改变,垄断习惯积重难返,市场化能力还需提高。比如,之前网上售票系统一上线就遭遇瘫痪;而这一次,许多热门班次并没能按60天预售期放票,原因是运行图调整还没结束,可谓仓促上阵,公众难免抱怨。

  另外不得不说,春运更多的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只是一个市场现象。如果指望铁路部门全以市场行为应对,很难有解。春节回家团圆作为一种传统习俗,需求弹性小,价格机制难免失灵。当然,更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会离家千里,从而需要井喷式的远距离客运。一则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速,从农耕社会到城市文明,父母与子女两代分离多;二是中国的农民工浪潮至今未退,市民化进程落后,难以在城市安家落户。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铁路为春运承担了某种社会性功能,铁运市场化的悖论即潜藏于此。就此而言,公众的抱怨难免会让铁路公司感到有一些冤枉。

  当然,对铁运的市场化改革,可以批评和期待的地方还很多。最大的问题是哪一部分该市场化,哪一部分不该市场化;再进一步,市场化的先后也该有一个顺序,比如春运作为社会问题那一部分,可能就难以市场化,简单地用价格去调节。同时,铁运的供给比起铁运的需求更需要市场化,包括引进更多社会资本,增加供给,促进竞争。这样,铁运部门对乘客需求示好,就不至于显得那么笨拙,而且那么不被人领情了。 □付克友 成都商报评论员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