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发放首批13万张养老助残卡 明年将正式使用

2014年12月31日 09:04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昨天,李淑琴老人领到了自己的养老助残卡,喜笑颜开。当天,首批13万张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开始发放,该卡预置了市政交通一卡通应用免费计次乘公交车、公园游览等功能。(记者 和冠欣 摄)

  昨天(30日)起,首批13万张“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向80岁及以上老人发放,近期全市42万高龄老人和10万重度残疾人将陆续领到卡片。2015年1月1日起,本市纸质养老(助残)服务券全面升级,养老助残卡正式投入使用。

  发放现场,工作人员将新制成的养老助残卡交给已经83岁高龄的刘颖宣老人。老人开心地说:“养老券变成卡后可以在很多大超市用,超市里明码标价,我们老年人也不用担心上当受骗。”

  全新的养老助残卡正面看似普通银行卡,印有“银联标志”、电子芯片和账户卡号。卡片左侧印有老人头像,旁边标注老人姓名和发放日期;卡片背面的蓝色底面上印有“社会服务通-养老助残卡”字样。

  据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红兵介绍,“北京通-养老助残卡”由市民政局、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监制,由通过招标确定的北京农商银行、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制作。该卡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免费配发,集养老服务补贴额度账户、金融借记账户、电子现金账户、市政交通一卡通应用(预置计次免费乘公交车、游览公园的刷卡功能,将在后期实现)于一体的银行卡。由于要附加多功能,养老助残卡和别的银行卡不同,需要加上老人照片。目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是指具有北京市户籍的享受居家养老(助残)券人员和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李红兵表示,原来领取纸质居家养老(助残)券的老年人,经重新核实无误后,此次直接换发北京通-养老助残卡,由原来发纸质券的居(村)委会负责发放。由于全市发卡量较大,老年朋友可耐心等待居(村)委会通知。“无论哪天领到养老助残卡,卡内养老服务补贴金额都从2015年1月开始,以后按月充值,原则上当月月底之前将次月的金额充值到卡内。”李红兵说,首批发卡区县为东城区、朝阳区、丰台区,其他区县老人也将陆续领到卡。由于此次发放的养老助残卡与此前海淀区试点的养老卡略有不同,市民政局将在全市其他区县完成养老卡发卡工作后,再为海淀区老人换卡。换卡前,该区老人原养老助残卡可正常使用。

  养老助残卡申领使用提示

  申领

  原领取纸质居家养老(助残)券的老年人,经重新核实无误后直接换发“北京通-养老助残卡”。

  新增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需提前两个月向户籍地或居住地居(村)委会提出申请。卡里的养老服务补贴金额从老人提出申请且符合享受补贴条件的当月充值。比如一位老人2015年3月满80周岁,1月提出申请,他卡内的补贴金额从3月计算。如果他4月提出申请,卡内的补贴金额将从4月计算。

  使用

  “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内的养老服务补贴金额可直接使用,不需要激活也不设置密码,卡内的养老服务补贴金额跟原来的纸质券一样不能兑换成现金,只能到悬挂着统一的“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服务单位”标识牌的物美、超市发、京客隆、翠微、国泰百货、首航、顺天府、快客、华冠、永辉、华普、统杰法宝、城乡贸易、天客隆、青田联华等大型超市和社区便利店、服务商家的专用POS机上使用。

  卡内养老服务补贴额度账户不能转账、不能透支、不能自行充值、不计利息。卡内银行账户按北京农商银行相关规定执行。

  功能

  该卡已预置市政交通一卡通免费计次乘公交车、游览公园功能,以后将与北京老年优待卡合二为一,实现全市老年人全覆盖。今后本市为每位户籍老年人设计的政策补贴、补助等都将打入此卡账户。例如给90岁以上、100岁以上老年人核发的高龄津贴,以及95岁以上老年人医保自付部分的政府财政补助等项目功能都将逐渐加载在这张卡上。

  针对服务网点不健全的偏远地区,该卡将推出偏远地区特供产品订单服务,政府采用专项补贴的方式,组织京粮、首农、一商、二商、顺鑫等大型国企准备低于市场价的、生活需要的、日常的、限定数量的订单产品,专门配送供应到家。

  咨询

  老人领卡同时还会领到卡套、卡绳、《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使用须知》、《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服务单位目录》和《北京广播电视报-小帮手特刊》,以解答老人在用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老年人也可随时拨打24小时监督热线96156咨询。(记者 童曙泉)

【编辑:和星晨】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