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白岩松猜想”别自带“螃蟹”答案

2015年01月13日 09:55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

  “我夫人是江苏人,去年11月的时候,我们一家回江苏,晚上在饭店吃饭,第一次点了螃蟹。以前这么多年我们家下馆子从来没点过螃蟹,太贵了,贵得离谱。现在呢,4两的螃蟹一只才38元。桌上,老人都在聊,‘反腐让价格变成老百姓能接受的了’。这‘38元’让我印象非常深,我猜想,这两年八项规定、纠‘四风’一定让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下降了。”全国政协委员、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谈正风反腐带给普通人的变化时说。(1月1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如果“白岩松猜想”止步于此可能会得到不少的认同。可是,白岩松在“猜想”之后,又给出了一个38元“螃蟹”的答案,这就失之偏颇。因为,反腐对市场的影响,是从整体而言的,如果将螃蟹等个体价格的变动,当成反腐的指标难言准确。因为,饭店里的螃蟹,因为生长环境不同,供应数量的多少,品牌知名的程度,顾客需求的高低,甚至饭店老板心情好坏,都能影响价格。如果饭店老板认出了白岩松,知道央视主持人来吃饭有利于提升饭店形象,主动打折也未尝不可。而且,如果按照白岩松的逻辑,如果螃蟹价格上涨了呢,是不是就是反腐不力,显然二者是“强扭的瓜不甜”,不应该联系在一起。

  反腐的确扫除了“社会肌体、人心当中的雾霾”,可先有生活成本下降的判断,然后让“螃蟹”来佐证,南辕北辙,实在不恰当。

  □赵查理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