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村民因登记差错变“黑户”43年 因无户口改变人生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1月19日 02:4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1月16日中午,妻子骑着三轮车载武志成去搭公交车,准备到城里派出所问户籍的事。因多年前户口迁移时登记出错,武志成已变为“黑户”43年,没有身份证的他难出行难就医。之前,武志成接到警方通知,要他去派出所商议户籍问题。

  武志成在家整理户籍证明信息,由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他的视力变得很差,要贴得很近才能看清纸上的字。他急需办好身份证以方便就医。

  武志成和妻子经营着一个果园,因无法远行,武志成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这个果园和几条狗的身上。因眼疾未能及时医治,他干活时经常撞得鼻青脸肿。

  在介绍信不再管用的时代,武志成没有了任何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因为43年前户口迁移时的登记错误,他成了户籍系统中无迹可寻的黑人黑户。而从1984年发现这个问题至今,武志成为找回自己的户口已奔波往返整整30年,然而他依然还是那个熟人口里的“中国黑人”。

  在不断奔波后,1月16日,户籍民警与武志成见面商议,表态可为其进行户籍信息更正,并为他办好急需的身份证。困惑武志成大半生的户籍问题,似乎终于能落定了,但他根本高兴不起来,回忆起这些年来他无法远行、无法就医等种种困境,他想问,究竟该由谁来给他说声道歉?

  武志成从未如此迫切地需要一张身份证,虽然他已经以黑人黑户的身份生活了43年。

  如今,身患近20年的糖尿病出现并发症,62岁的他,视网膜病变脱落,带字的纸张贴在脸上,许久才能看出个大概,几近失明。但因没身份证,急于住院治疗的武志成甚至连找家大医院挂号都难以实现,享受医保福利看病买药更是奢望。

  除了就医买药,他也买不了火车票飞机票。黑户,已经给武志成的生活打下一个个死结,改变了他的人生。

  消失的户籍档案

  武志成已走过的62年人生,可以简单划分为两个阶段:不需要户籍、身份证和需要户籍、身份证才能正常生活。

  1984年之前,国家尚未给公民颁发居民身份证,一张单位介绍信便足以成为身份证明,茶米油盐凭票供应。武志成在这段时期中过着和其他人一样的正常生活,工作、结婚一切顺利无阻。

  但错误的种子却在这个时期悄悄埋下。1972年,一直生活在通州宋庄镇白庙村的农民武志成被招工进入北京市装配公司(后更名为北京市住宅建筑总公司第五分公司)。

  按当时的政策规定,武志成的户口必须从白庙村迁至位于朝阳区团结湖的公司集体户口,“因为身份由大队领口粮的农民改为从公司领粮票的工人,户口必须迁过去。”武志成回忆,他的户口迁移手续在招工后由装配公司负责办理。

  1984年前后,全国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时,装配公司保卫科突然通知武志成,身份证办不了,因为户口不在单位。他又回家查询,发现白庙村也没有自己的户口。

  “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么就莫名其妙地从国家的户籍档案里消失了?”武志成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严管时代”的差错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对户口迁移管理极其严格,根据1964年8月《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规定,该时期户口迁移体现着两个“严加限制”的基本精神,即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武志成的户口迁移正在“严限”范围之内。

  武志成称,按当时户籍管理政策规定,家庭每个成员的户口信息都登记在一张户口卡内,户口卡由公安机关负责保管,而非像现在由家庭自己保管。此外,户口迁移手续也是公对公办理,由装配公司保卫科与原辖区公安机关联系,个人根本不会经手。

  但武志成没有想到,自己的户籍,竟在“严格管理”中消失。

  “后来我查到了一件蹊跷事,装配公司的集体户口里居然出现了我弟弟武志维的名字,而白庙村也有武志维的户口。没了武志成,出现了两个武志维。”武志成说,弟弟从未在装配公司工作过,“况且72年我被招工时他才13岁,还是个孩子。”

  公司集体户口上没有自己却有弟弟的名字,十多年里工资、粮票、布票却一直如期发到自己手里,“很明显,当年公司保卫科与公安机关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时出了差错,把‘武志成’登记为了‘武志维’。”武志成猜测,“许是因为家庭成员信息都在一家户口卡上,迁移登记时录错了人。但年代久远,已追查不到是哪方犯了错。”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