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环评”亟待回归独立公正

2015年01月23日 14:5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环评报告中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不足、污染源强核查不准、大气监测布点不科学、引用标准不当、结论重大笔误……这些可不是民间猜疑或杜撰,而是广州市环保局日前首次公开披露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等5家环评单位存在的具体问题。由此,环评报告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令人困惑。

  综观如上问题,这些环节或步骤无疑都是支撑环评权威性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元素。作为承担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和把关责任者,而且是拥有国家级资质乃至不乏业界大牌的环评机构,所出现的问题已远超“纰漏”的范畴与层面,足见某些环评机构要么是粗枝大叶,要么是蓄意欺世盗名,甚至是与项目单位合谋玩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把戏。更可怕的是,问题涉及汽车电子、金属材料、塑料生产等污染项目,环评报告蒙混过关,所带来的后果之严重可想而知。

  基于相关问题的来龙去脉并未彻底披露,难免让人联想其中是否隐藏着见不得光的黑幕。此次公开的仅为5家环评机构及其所涉数个项目,会不会仅是环评乱象冰山一角同样令人忧虑。因而,既需对发现的问题深入查实前因后果,还有必要追溯这些环评机构怎样取得项目及其所有环评项目或存的猫腻,不留疑点地查实并严加惩罚以儆效尤。

  毋庸置疑,环保部门公开披露环评机构存在的问题有警示意义,同时也佐证了公众对一些环评报告不信任并非纯属官民互信缺失所致。诸如前段时间某垃圾焚烧厂选址问题上,周边居民质疑由两个环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资质和公正性而自行求助于别的环评机构,折射出利益方主导的环评公正性及某些环评机构的权威性已遭遇严重的公众信任危机。倘若行外人士看来高深莫测、神乎其神的环评也沦为“走过场”,如何保证环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就无法回避拷问。

  事实上,环评机构对环境影响评价不公正乃至故意弄虚作假等现象在全国并不鲜见。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至去年,见诸报端的环保部几次查处存在瞎编造假等质量或管理问题的环评机构就有100多家,有的抽查发现有问题的环评机构比例甚至高达四成,且不乏“屡教不改”者。因环评造假致环评过关的企业污染事故频发以及公众甚至将环评机构、环保部门告上法庭,更是让为保护环境严格把关的环评制度备受诟病。

  追根溯源,环评的公信力缺失,与环评机构多隶属于地方环保系统或科研院所、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第三方不无关系。要确保环评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必须彻底割断环评机构与审批部门的脐带,让其回归独立性,严防“裁判员”利益部门与“运动员”环评机构“同穿一条裤子”,堵塞潜在的利益输送渠道。同时,以包括环评机构、专家、审批机关等在内的环评责任溯源追究机制,倒逼各个环节的把关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

  改进环评操作机制是牵引环评遵循正道的另一需探索的措施。发达国家的环评普遍引入公众参与和“同行评议”体制,项目环评既有专家参与又有权益相关的公众介入,且至少召开一个以上听证会,以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也以此截断环评机构与建设单位之间的“逐利关系”。与此同时,环评报告全面对社会公开,让环评全过程处于公众的视力范围内。唯有公开公正的环评,才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的真正“阀门”。□洪 绩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