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网“2014年度十大责任公民”评选结果揭晓

2015年02月05日 10:22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

  人民网北京2月4日电 “人民网2014年度责任公民评选”揭晓仪式今天上午在人民日报社举行。通过微博为全镇4800余名学生募捐新棉衣的云南彝良荞山田坝小学校长潘修明,24年来义务为老人代购生活用品,办理各种生活小事的乡村邮递员熊桂林,关注西部的志愿者自发组织的民间公益性助学组织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等7个个人及3个机构荣获“2014年度责任公民”称号。

  此次评选于2015年1月5日启动,相比往年,今年的责任公民评选活动采用了更加严格的评选标准,并将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相结合,期望能够选出既有专业认知度、也有广泛公众支持度的当选者。

  人民网副总裁罗华在致辞中表示,人民网每年评出的责任公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不仅仅以敬业、专业的精神做好了本职工作,还在奉献自己的业余时间、自己的收入,长期默默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他们不是简单的做几次好人好事,不是谋求一时的轰轰烈烈,他们的这种坚持,更体现了“责任”的精髓。

  今年人民网特别拿出了10万元作为当选者的奖励基金,希望这点心意可以支持他们在公众责任的道路上走得更长,走得更远。

  获奖人及简要事迹如下:

  潘修明:2012年云南彝良“9·07”地震前夕,潘修明走马上任彝良荞山中心学校校长。他通过微博做教育公益,为全镇4800余名学生募捐到了新棉衣,为24名孤儿学生找到长期资助人,为镇中心小学老师及学前班孩子募集到两年午餐费,为3所学校募集到30余万元资金修建了3座爱心桥。

  滕飞:“北京往事”网站于2013年4月自发组织“北京清粘”活动。网站站长、“北京清粘”活动组织者之一滕飞,每年个人花钱购买网站第三方服务器的服务,网站目前已有1000来名注册用户,几乎都是工作和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

  国爱杰:现年49岁的国爱杰,是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建筑段邯郸建筑二车间的一名普通职工。2006年,他创办了以公益活动为主题的邯郸社区网。至今的9年间,他发起的救助孤儿、资助特困学生和孤寡老人、绿化植树、限塑环保、爱国主义教育等公益活动达到147次,累计捐助物品11.7万件,受助人员达1742人。在他和他的网站影响下,参与公益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累计超过68576人次。

  邹振南:农民邹振南看到家乡福建漳州高安镇老弱病残的父老乡亲无人照顾,发愿义务帮助村里的病患,成立专门的“学雷锋”爱心接送车。 三年来一千多个日夜的坚持自掏腰包,有时候甚至一天来回跑四次,把偏远山村的老人或孕妇接到漳州市的医院接受救助。他带动一帮志愿者扶危济困,成为当地民间的“守护天使”。

  王新:王新是一名江苏南通海门市的普通私营业主,经营着一家汽车维修厂,他又是一名志愿抢险者,许多车祸现场都有他的身影。18年来,王新参与过大小车祸事故的抢险救援超过1800次,挽救了至少2000个伤员的性命。他不图名,不图利,为的是一名抢险者的职责,他说:“我的良心道德让我去这么做!”他就是四甲鑫驰汽车维修厂的业主王新。

  桑吉卓玛:农村供电所女工桑吉卓玛在青海省果洛甘德供电营业所工作。这是国家电网海拔最高的供电营业所之一。桑吉卓玛12年来一直负责6乡1镇9个寺院的抄表核收工作,一个来回就要400多公里,且路况很差,许多地方车都开不进去,只能步行。卓玛把安全用电常识翻译成藏语,向牧民普及,受宣群众占全县总人口的近一半。她还为13个贫困户垫付了3400余元的电费,义务照顾着6个身患疾病、生活困难的藏族五保户老人。

  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是由关注西部的志愿者自发组织的民间公益性助学组织,帮助西部贫困儿童获得接受或改善教育的机会,为教师进行支教培训,并为西部贫困学校募集资金,进行校舍修建和建设学校图书室等。从2005年到现在,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已经募集到8000多万元,支援儿童超过20万名,对400多名教师进行了培训。

  小希望之家:小希望之家是2013年8月11日由作家陈岚在上海发起成立的,全国首个预防未成年人虐待与忽视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它的全称是“上海静安区小希望之家青少年关爱服务中心”。该机构在一年中建立了4个困境儿童之家,庇护了136名困境儿童,紧急救助干预救活29名重残婴儿,干预50多起儿童虐待案件。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是民政注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于2007 年在北京成立,是一个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创办人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植教授。目前的项目主要在中国西部,示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并推动自然保护在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公众意识中的主流化。

  熊桂林:乡村邮递员熊桂林24年如一日奔波在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邮路上,每天往返路程近60公里,累计行程46万余公里。他的工作除了为乡亲们传递邮件外,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帮留守老人代购生活用品,为老人们办理杂七杂八的各种小事。记录乡亲们需求的本子,熊桂林整整记了18本;手机里存的300多个电话号码,其中有280多个是他服务的留守老人。“有事就找熊桂林”已成为了当地老人们的习惯。

【编辑:程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