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者手记:农民工返乡“囧途”如何变“暖途”

2015年02月11日 20:3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劳务输出大省贵州9日加开高铁“专列”接农民工回家过年,广西、四川也相继开行农民工专列;与此同时,广东、浙江等地纷纷涨工资、提待遇、加红包。一边“专列”接人,一边“涨薪”留人,春运大潮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享受不一样的“礼宾”待遇。

  搭“包机”、乘“专列”、坐“专车”,春运大战里,政府出手,让不少农民工返乡的“囧途”变成了“暖途”。“礼宾”待遇接踵而至的背后,是新常态下东西部地区对劳动力的激烈争夺。经济社会发展的提质增速,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用工需求,而劳动力的回流和服务行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不断增强,也让不少传统的加工制造业捉襟见肘。但这样的待遇只是挠到了农民工的“痒处”,并没有找准“痛点”。

  “春运买票难、打工待遇差”,一直是农民工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不可谓不“痒”。不可否认,“专列”接人、“涨薪”留人挠中了农民工的“痒处”,这样的特殊待遇越多越好,甚至应该成为“常态”。

  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农民工需要的远远不只这些,“有饭吃、有床睡、有钱挣”,也不再是农民工唯一的求职标准。不少农民工对于“该不该留、能不能回”很纠结:一辈子在外面打工?不想,也不现实。现在辞工回家?不知道能干啥。

  如果留下来,能否在医保、就业、教育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成为有尊严的“城里人”?如果回老家,能否找到一份称心的非农职业,成为丰足富裕的“山里人”?这应该是当下农民工的“痛点”,还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联合会诊”、对症下药。

  除了开通“专列”这样的“感情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还应在就业、创业方面出实招,在政策、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农民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帮助;东部沿海地区除了“涨薪”这样的“经济牌”,还应在农民工能享受市民待遇上多花心思,让其真正过上“体面”的城市生活。(记者潘德鑫、王丽)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