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北夫妇穿越大半个中国赴云南祭奠远征军伯父

2015年03月11日 13:16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

■王荣印遗像。

■献给伯父的家乡水土、雪梨和祭文。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赵县王荣印抗战时期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胜利后解甲归田,定居云南保山,再也没能回到河北老家。今天,王荣印的侄子王震将携妻乘火车,不远万里去云南给伯父扫墓,他们带着《祭伯父文》、一瓶家乡水、两抔祖坟土、四个大雪梨,要亲口告诉伯父家乡巨变和幸福生活,请伯父安息。

  不顾伤病

  老两口

  要去云南祭伯父

  “我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去年正月我就想去云南,可是一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造成腿部骨折,至今还有一根钢钉没有起下来,走路还有障碍。”昨日上午,在赵县县城古桥新居,62岁的王震挽起裤管,露出膝盖处的伤疤说,“身体越走下坡路,我越想去云南给伯父扫墓。我要在有生之年实现这一梦想,不留遗憾。”

  这个在乡亲们看起来有点“疯狂”的决定,是今年春节期间作出的。万家团圆的时刻,王震三兄弟聚餐,总觉得“遍插茱萸少一人”,如果伯父王荣印这一支的后人,也能来家乡过个团圆年,就完美了。“伯父参加远征军对日作战,胜利后流落云南,在那里娶妻生子,至死没有回老家看看,咱们赵县老家的亲人也从来没去云南祭奠。今逢盛世,交通这么发达,不去太不合适了。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一定要去云南给伯父扫墓。”王震说,老伴吴静霞今年60岁,身体比较好,他要带老伴一起去见见云南的亲人。

  一开始,儿女们强烈反对,担心王震的身体受不了长途旅行。王震就用“老一辈的深厚情感”来给儿女做工作,最后儿女们都被王震的执着打动了,还帮王震和老伴订了火车票。3月11日11时,他们将从石家庄乘火车去昆明,再从昆明乘火车去大理,然后从大理坐长途汽车到保山。“穿过大半个中国,长途奔波辗转,估计13日中午到保山。”王震说,“我有糖尿病,不敢吃外边的饭,就自带了干粮和一个大白萝卜,准备在火车上吃。”

  事件

  伯父临终前还在哼唱《中国远征军军歌》

  王震告诉记者,“老一辈的深厚情感”就是家国观念。先说“报国”——

  伯父王荣印生于1914年。16岁时,正逢军阀混战,被抓了壮丁,走的时候,连个纸条都没给家里留。全家一直以为他失踪了。后来战事平稳了,才给家中写信。2012年时,王荣印的四儿子王正义曾回赵县寻亲,他讲述了父亲当年参加抗战的故事。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王荣印所在的中国军队开始转战大江南北,抗击日军。1941年底,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抗击日本法西斯,为了保卫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国远征军。随后,王荣印所属部队归入一九八师,调到云南前线,开赴缅甸,在瘟疫丛生的热带丛林里长途跋涉,对日作战,还参加过中缅边境的惠通桥保卫战。

  日军占领惠通桥后,便会跨过怒江,直逼昆明,甚至重庆!昆明接收美军物资的驼峰机场一旦被日军占领,整个中国将会面临外援作战物资全面枯竭的危险。日军出动35架飞机进行轰炸,炸断主索9根,大桥都没有倒塌……

  后来,千钧一发之际,为避免日军过桥,守桥部队炸毁了大桥。王荣印亲眼看着,日军面对怒江天险,还不善罢甘休,有的想划船渡过怒江;有的把车辆推进怒江,试图搭建浮桥;结果连人带船带车都被急流冲走。还有数百名日军武装泅渡到了东岸,王荣印和战友打完了子弹,便和鬼子拼刺刀……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荣印便在云南当地解甲归田,娶了保山一名女子为妻,在那里定居下来。

  1974年,农历四月,王荣印病倒在床,临死前,哼起悲壮的《中国远征军军歌》,“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心愿

  给伯父带去家乡的水土和雪梨

  到了云南怎么祭奠伯父?王震早早就开始合计,他和老伴年纪大了,行李不能带太多,但家乡的水和土不能少。王震从家里装了一瓶清水,准备带到云南,一半敬献在伯父墓前,一半让伯父的子女尝尝“家乡水”。王震从爷爷的坟上装了一抔土。伯父王荣印虽然葬在了云南,但赵县老家的祖坟一直留着王荣印的穴位,就从穴位处又装了一抔土。“到了云南,给伯父扫墓时,我要把这两抔土撒在他的墓地上,望伯父在天之灵得到安息。”

  伯父王荣印当年在云南,肯定特别想念家乡的特产——赵州雪梨,王震又让儿子买了四个大雪梨,准备敬献在伯父墓前。另外,还给云南的亲人准备了雪梨酒、雪梨茶、烧饼等特产。

  王震翻拍了赵县家族大量合影照片,要带给云南的亲人看;制作了自爷爷以来五代人的家谱,云南有六七十人,赵县有86人。“给大伯扫墓时,我要告诉大伯:咱们赵县老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亲人们的生活都非常幸福。家族成员勤劳朴实,作风正派,团结友爱,家风良好。前年我的一处旧房子拆了,换了一处三室两厅的楼房。您的孙辈儿出了3个研究生,一个公务员,这两年又娶了四房媳妇。咱们家族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您的重孙辈儿有8人,最大的13岁,最小的2个月,子息兴旺,万事如意,生活幸福。”

  王震的三弟王振敏是个文化人,他用文言文撰写了一篇《祭伯父文》,用毛笔工工整整抄在宣纸上,请大哥王震带到伯父墓前悼念:“家乡清水,供至坟前,老家黄土,撒于墓上,望伯父在天之灵得到安息……云南河北,常来常往,亲如一家,太平永享!”

  讲述

  2012年伯父的儿子遵父遗嘱回赵县祭祖

  再说“齐家”——

  抗战胜利后,王荣印在云南相继生有8名子女,分别按“忠孝节义,福禄寿禧”,给孩子起名为王正忠、王正孝、王正节、王正义等。

  一直到1964年,王荣印还和家乡有联系。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断了书信。从此,47年无消息……

  直到2011年,王震收到一封来自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西亚村的挂号信,信封上写着他父亲王印法以及他和弟弟三个人的名字。收到信后,他立即和云南取得了联系,双方在电话中诉说几十年来的变迁,血脉相连,越说越亲。云南的王氏兄弟都想来石家庄看看。

  2012年4月,王荣印的四儿子王正义遵父亲遗嘱,来赵县老家祭祖,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赵县比我们云南保山富裕,家乡人也非常热情。”王正义说,满大街的人都在说父亲一样的乡音,他听着特别亲切。如果父亲王荣印健在,今天和儿孙一起来省亲,那该多好!

  王震说,“齐家”一词蕴含着一种圆满。“伯父的儿子从云南不远万里来赵县认祖归宗。来而无往非礼也,今年咱们赵县亲人到云南给伯父扫墓,就圆满了。”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