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抵制丧葬陋俗官员应走在前面

2015年04月07日 13:54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移风易俗归根到底是心理层面的改变,单靠行政的强制力以普通人为整治对象,效果立竿见影却很容易“反弹”,只有彻底改变陈旧的观念,起到的作用才更彻底也更持久。

  乍看是天坛,细看是墓地,这个清明节期间,武汉新洲区的一处公墓出了名。不仅如此,这处公墓还配套建设了仅基座就有四五层楼高的四面观音像,以及仿应县木塔的两座佛塔。

  在倡导节俭墓葬、生态墓葬的现代社会,居然还有这样的豪华公墓,让人不由得感叹移风易俗之难。也正是此类给厚葬提供了诸多方便的“硬件”,以及官员、“土豪”等精英人群在这方面的选择,潜移默化般抵制着文明现代的殡葬理念。

  在这股明显有违现代文明的“厚葬风”中,个别地方官员无疑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从以往的报道中,官员建造豪华私家园陵的事可谓屡见不鲜,而在一些公墓,官员、“土豪”也是所谓高端墓地的最主要消费人群。在殡葬这类带点神秘色彩的事情上,普通老百姓的行为自然会受到精英人群的诱导,而现实中的墓地出现了“豪华版”和“经适版”,也在加强对普通人的心理暗示——有权、有钱、有选择能力的人更青睐厚葬,这才是正确选择;至于节俭生态殡葬,那只是穷人的无奈之举。

  从这个角度来看,移风易俗的突破口就在于发挥精英人群的带头作用,尤其是让老百姓从领导干部的行为中,自觉接受现代文明社会所倡导的一些理念。不妨举个简单的例子,与殡葬移风易俗类似,器官捐赠荒也是一大难题,就在一年前由红会和卫计委主办的宣传普及活动上,陈竺、华建敏、李金华等国家高级领导干部登记捐献器官意愿,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而且,移风易俗归根到底是心理层面的改变,单靠行政的强制力以普通人为整治对象,效果立竿见影却很容易“反弹”,只有彻底改变陈旧的观念,起到的作用才更彻底也更持久。犹记得前几年,个别地方大张旗鼓地搞过“平坟运动”。表面上问题解决了,但老百姓的观念没改变,心里不服气,人为制造了矛盾冲突不说,运动过后坟头又陆续堆了起来。“心病终需心药治”,移风易俗需要一个长期引导的过程,发挥领导干部等精英人群的示范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带不带头是主观选择,如果领导干部不愿意,那岂不是没办法了?其实不然,因为国家已经做出过规定。按照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殡葬管理条例》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解释,埋葬骨灰的单人、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这也就意味着那些气派的私家园陵以及豪华公墓,其实是被法律所禁止的。而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些规定没能得到严格执行,尤其是对那些本应模范守法的精英人群网开一面。

  所以说,要想改变丧葬陋俗,最起码的一步就是严格执法,尤其把重点放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关键少数”上。对于倚仗权势私建园陵甚至毁林占地的行为,要严格依法制裁;对于那些豪华公墓,更要追究相关审批单位的责任。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盲目攀比之风想必能够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尽管1平方米也能弄出花样,但总比把“祈年殿”、“观音像”都“搬”出来要好许多。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