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批中华秋沙鸭入闽越冬 专家吁严禁过度采砂

2015年04月13日 22: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大批中华秋沙鸭入闽越冬专家吁严禁过度采砂
中华全球濒危鸟类中华秋沙鸭在福建越冬。 钟欣 摄
志愿者与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一起。 钟欣 摄
    中华秋沙鸭等鸟类在福建所受的最普遍威胁来自在溪流过度采砂石、污水排放等问题。 钟欣 摄

  中新网福州4月13日电 (林春茵 陈雪玲)从闽江、敖江到九龙江,从2007年的零星7只,到2015年的51只,“清新福建”正日益成为全球濒危鸟类中华秋沙鸭的重要越冬地和栖息地,鸟类专家认为,福建生态环境建设得力,不少河流上游水质优良。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繁殖地在西伯利亚、朝鲜北部及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因模式标本产于中国而得名,全球数量少于5000对。其越冬区域非常广泛,从东北到海南,均有记录,福建是其重要的越冬地。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分会13日披露,从2014年10月至今年3月底,该省福州、南平、三明、宁德4个地市的18个区域中,观测记录到51只中华秋沙鸭在闽越冬。

  此外,该观鸟会在建宁闽江源保护区水库还纪录到320只鸳鸯,为目前全省最高的单次纪录;许多库区成为普通鸬鹚、斑嘴鸭等一些鸭科鸟类的越冬栖息地。

  据介绍,2007年福建省观鸟会会员在光泽县记录到7只中华秋沙鸭,以后每年都有零星记录。 2014年10月份开始,在福建省志愿服务基金会、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SEE基金会、朱雀会的支持下,在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的指导下,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分会启动了福建中华秋沙鸭调查项目。

  “第一次在省内看到这么多中华秋沙鸭,说明我省不少河流上游水质不错。”观鸟会会长杨金表示,这是福建首次对中华秋沙鸭在省内生存状况进行大规模调查,36名专家分7路沿福建重要河流溯流而上,所得堪称惊喜。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福建省12条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为优,水域功能达标率98.1%,Ⅰ~Ⅲ类水质占比94.7%,与上年基本持平。杨金表示,这是野禽择地而栖的原因,“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清新福建、美丽福建正在呈现独特的生态魅力。”

  但调研中发现乱象亦令专家们担忧,中华秋沙鸭等鸟类在福建所受的最普遍威胁来自在溪流过度采砂石、污水排放等问题。

  杨金表示,在南平政和、松溪,三明建宁、明溪,以及福州永泰等已经列入国家级或省级的生态县中,都仍存在过度采砂现象,甚至出现上游截流下游采沙导致河床干涸,“因为中华秋沙鸭不能吃个头大的鱼,一般只吃附着在溪流石头边的小鱼,这类小鱼在富营养化的水中无法生存。”

  “无须讳言,福建水生态面貌还存在令人堪忧的地方,”福建省环保厅有关官员表示,近年来,福建省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水源安全保障、推进污染减排、工业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等出台多项环保政策制度,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污染治理的水污染治理制度的“河长制”尤其成为水环境保护的亮点。

  “过度采沙石和养殖污水排放,对溪流整体水质和生物多样性都有较大威胁,”杨金则对“河长”呼吁,中华秋沙鸭在福建省越冬期间(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末),在有记录的区域,加强调查和巡护工作,划定采沙区,预防捕猎等不法行为。(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