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妈寂寞狂买保健品 女儿吵后反省:内疚没能陪她

2015年04月16日 09:25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

  这是一个中国进入老年社会的缩影,这是一个可能发生在你我家里的故事

  下了飞机,小雪(化名)赶在中午12点回到了家,她已经有4个月没见到妈妈李女士了,这次回来主要是带她去看病。到了家,没有往常的丰盛午餐,妈妈匆匆吃了一碗粥,招呼她自己弄点饭吃,自己则在那埋头数钱。当小雪问她拿钱去哪,她却一直闪烁其词,最后才勉强说,要赶去听1点的健康讲座。

  小雪悄悄跟在妈妈身后,一路到了梁家巷的某酒店。小雪去之前拨打了本报热线,以朋友的名义,记者和她一同来到了讲座现场。推开门她就傻眼了,近两百名老人齐唱歌……她在众多头发花白的老人中找到了妈妈。

  母女俩在一场大吵中,开启了见面后的首次对话。“这些卖保健品的都是骗人的!”小雪不停地和妈妈解释,并嚷着要拍照、退货……妈妈却吼住女儿,“你给我滚!不关他们的事!”小雪突然觉得,眼前的妈妈被完全“洗脑”,很陌生,前后买了两万多的产品还不收手。

  而她的母亲李女士则表示,这都是自己愿意的,一个人在家可以找点事做。

  把脉

  ■生活环境相对封闭

  ■自我评价低

  ■缺少社交活动和获取新知识渠道

  从心理状况、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看,现在许多老年人亟须家人帮助和社会支持。

  一位老人的生活轨迹

  自从小区外新开了一家“养生堂”后,李女士总会第一时间获得这些消息,在参加一个又一个活动的过程中,她结识了小区不少的老太太,互通有无。

  每天早上8点,李女士起床后就要做半个小时“鼻子”,如果天气冷,就在床上多待一回。李女士的家住在一楼,光线不是太好,正午时分,里面也有些阴冷、昏暗。

  三室一厅的屋子里,通常都只有她一个人,因为自己和丈夫是“半路夫妻”,平时还要找回去照顾自己的八十高龄的父母。

  楼下步行两分钟就到互助综合菜市场,那里是她和小区老年人的一个据点。每天上午,她会去那里一次,“熏脸”,一个机器喷出水雾,老人把脸对着这些水雾,一坐就是半个小时,和周围的人聊着天。

  4月14日下午4点,刚和女儿吵过架,李女士没有改变自己每天的行程,还是来到了菜市场,一处保健品体验中心,一个十多平方米的长方形门市,宽不过两米,里面坐了一排老人,大概六七个,每个人的鼻子里都插着一根管子,发着红光。

  “平时头晕就可以做这个。”李女士披着外套,气还没有消,和她一起的老人开始劝她。体验门店的小妹也出来劝她,抱住李女士说,“阿姨别生气哈!”这个小妹和老人们关系很好,除了给老人递水,不时走到老人的身前,给他们按按肩膀,看到有人买了菜,还帮着择菜。

  “店里的人多好的,我都在这里做了两年了。”李女士说,店长是一个小伙子,平时老人们手机有问题都是找他,“很热情,存手机号码这些都是找他!”

  病根

  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子女外出工作求学增多等原因,身边无子女的纯老年人家庭在日益增加,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的“孤独寂寞感”也成为侵扰老年人心理的最大问题。

  4月14日下午2点左右,在梁家巷的某酒店外,隔上五六分钟就有老人往酒店里走,有的三五成群,有的一个人颤颤巍巍,背着小包。李女士也在其中。在酒店的3楼,讲座开始已经有一会儿了。

  妈妈:你给我滚出去!简直丢我脸

  小雪根据妈妈出门的线索,一路追到了这,当她在三楼“突破”五六名年轻人的“把守”,看到了坐在会场的妈妈。“当时台上一个年轻人在领唱,下面坐的全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坐了五六排,将近两百人。”小雪怒了,因为妈妈来这不仅是听讲座,还要买他们的产品,前后已经买了将近两万元的产品。

  小雪拿出手机拍照,现场工作人员上前阻止,小雪大喊“你们这些骗子,骗老人的钱!”尽管有老年朋友提前给李女士“通风报信”,但已经藏不住了,她起身冲向女儿,“你给我滚出去!简直丢我脸,谁让你来的,不准拍照!”

  “你们把我妈妈洗脑了,现在什么都听你们的!”小雪和现场工作人员吵了起来,要求他们退货。而小雪的妈妈却帮着工作人员说话,并在两名年轻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下了楼。

  小雪说,妈妈变化太大了,说话的时候一提到保健品,警惕性非常高,很见外,以前一直护着自己,现在却一直帮着“外人”说话,甚至威胁自己“如果再闹,她就跳楼!”

  女儿:买了两万多产品 又要买1万多

  小雪远嫁云南,一年只有两三次能回成都,李女士有时候也在云南待一段时间,帮她照顾孩子。“今年春节前就回到成都了。”小雪说,自己是昨天听亲戚说,妈妈体检的时候发现肺部有肿块阴影,自己便飞奔到成都,带她去大医院复查。

  但是往年回到家中,母亲总是会做好午餐等着自己,家里的床铺也会准备就绪。

  这次回到家中,她受到了“冷落”,母亲对她漠不关心,自己原来住的卧室里堆满了保健品,包装上标注“德源金蚕”的蚕蛹油软胶囊、上面写着代理商为四川德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有一种包装上印着“欣姿伴侣牌柏瑞软胶囊”的保健产品。“据说这些东西都将近两万元了。”

  “她还买了很多送给我的外婆。”小雪说,之前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听到过这些事,但不知道这么严重。每周小雪都要给妈妈打两三次电话,短的时候两三分钟,多的时候就十几分钟。

  半个月前,李女士告诉她,楼下有公司送鸡蛋等礼品。一周前,小雪的父亲又给他打电话说,她的妈妈最近买了很多保健品,让她劝一劝。但是老人总是说,自己用的退休工资,和她没关系。

  前两天,李女士的体检报告出来了,而在这之前,李女士回到了内江老家,因为老是咳嗽,已经输了一周的液。“这次体检报告不太理想,我这次回来是带她去看病的。”小雪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时看到妈妈数了一万多块钱,本以为她是拿去看病,结果又是去买产品……

  最佳“保健品”:亲情

  药方

  “让老年人保持身心愉悦是最好的保健品。正如那首歌中唱的“常回家看看”,子女平时应该多陪陪老人,对老人多一点赞美、多一点尊重。家人要多关注老人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让老人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李女士的故事,可以说是当前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72岁王大妈的故事也曾令人唏嘘不已。河北的王大妈为了让自身和家人健康,花了近40万元买了满屋子来路不明的保健仪器和保健食品。遗憾的是,这些保健品不但没有带来健康,反而带来了烦恼和巨额的外债……

  吐槽:我们想买的是温暖和放心

  “伯伯,我是健康小屋的小刘,最近天气变冷了,您要记得早晚加衣服哦。如果有空,请多来健康小屋坐坐聊聊,我们等您哦。”这是北京李老伯手机里的短信。李老伯在社区里的保健品售卖店健康小屋买了近3万元产品,之后他儿子翻查了他的手机,找到了这条“骗”老爸的短信。“我只有一个儿子,健康小屋的小刘姑娘像女儿一样,经常花时间陪我聊天,有时还打电话嘘寒问暖,一口一口“伯伯”地叫着,过端午送粽子、过新年送挂历……比亲生儿子做得还要好。”在记者面前,李老伯说出了他的心里话,“我也知道这些保健品不值这个价,但看在小刘的面子上,还是自愿买下了。”李老伯强调,自己不是被骗,也不是被强制消费。

  分析:“亲情牌”还得家人打

  对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专家李斌分析,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认知能力会发生衰退,就像大家平时说的“老小孩儿”,判断能力方面会有一些退化。而且年龄大了容易出现死亡焦虑害怕生病,所以也就更容易听信推销人员的话,更容易相信保健品功效方面的宣传。再加上缺少医学常识,有些儿女又不在身边或不常联系,可能会让保健品推销人员钻空子。“比如说帮老人家量量血压聊聊家常,一定程度填补了老人心里的需要。”

  李斌认为,其实有些老年人身体并没有病,但总是觉得这儿也不舒服,那儿也不舒服,从心理学来说是想寻求一种关注。由于儿女和父母沟通不够,老人又喜欢看养生类的节目,所以耳濡目染会产生对保健品的关注和热衷。一旦子女发现老人出现这种情况,要了解这是人到了一定年龄的心理状态。老人一旦对身体某个地方出现疑虑,建议带他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消除疑虑。

  总体来看,在这种情况下心理辅导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更多是需要子女陪伴。李斌建议子女应该鼓励老人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让老年人保持身心愉悦是最好的保健品。正如那首歌中唱的“常回家看看”,子女平时应该多陪陪老人,对老人多一点赞美、多一点尊重。家人要多关注老人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让老人安享晚年幸福生活。”专家强调,要给予父母精神和情感关怀,和睦的家庭和子女的贴心呵护,会使老人倍感温馨,有助于健康。关心老人还要真正走进老人内心,了解老人到底需要什么。如果老人想购买保健品,可以引导他们在子女的陪伴下合理购买、理性消费,避免浪费钱财,损害健康。

  听听老人的心声

  不怪卖家

  人家多好的

  当天下午,当记者见到李女士后,老人还是一个劲儿地说,“不怪卖产品的,人家还是多好的!”

  今年50多岁的李女士说,自己是内江人,在铁路部门工作,由于退休早,退休后就一直照顾女儿。“她的父亲很早就撇下了我们母女,现在是一个重组家庭。”李女士和女儿一直相依为命,但是女儿很争气,18岁的时候就出来参加工作了。

  后来唯一的女儿远嫁到云南,李女士也有了外孙。“他们也想让我过去,但是那边光照强,出去比成都都不熟悉”。住了几个月后,李女士还是回来了。 不打麻将,又没有自己的朋友圈,李女士感到很寂寞。看到女儿做生意有了起色,外孙也可以喊外婆了,她还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发现自己有点骨质疏松,就会去找一些“健康专家”,买点保健产品。

  小区附近的保健品公司至少有五六家,梁家巷那边都是稍远一点的了,一些公司还推出了旅游服务,交五六十元就可以跟其他老人一起在成都周边郊游。

  听听女儿的恍然

  吵后流泪

  怪我没多陪她

  在和妈妈大吵一架之后,小雪也流泪了。“其实我也很内疚,没能陪在她身边。”小雪说,妈妈一直是刀子嘴、豆腐心,很善良的一个人,稍不注意就会被骗。

  小雪说,妈妈退休的时候才四十多岁,算是过早地脱离了社会圈子,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我和她吵架其实也不愿意,但是还是气不过!”小雪说,妈妈在体检中不仅发现了肺部有问题,还有高血脂等毛病,“但是那些家里那堆保健品没得治疗作用”。小雪说,妈妈一直吃保健品,但是还是一身的病,她甚至给她的妈妈看“3.15”曝光的一些保健品的视频,但是还是没有作用。小雪以前从澳洲买了一些鱼肝油之类的东西给妈妈,但是她就放在家里一直都没动过。

  “她已经痴迷买保健品了。”小雪担心,如果妈妈的病一旦确诊,家里将面临巨额的治疗费用。她还提出过把互助路的房子卖了,换个环境改变一下,但是老人始终不肯。

  听听直销员的技巧

  妈长爸短

  抓住老人弱点

  一位曾做过“直销”的闫女士说,她们卖保健药品常常用现场演示的方式忽悠老年人。比方说,倒一杯水,往里面滴一点碘酒,说这就是人体的垃圾结构,然后又拿出胶囊,掰开倒进去,水就变白了,就说是把人体的垃圾消除了。其实就是拿一瓶碘酒放两片维生素C片就变白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巧英认为,现在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的“孤独寂寞感”也成为侵扰老年人心理的最大问题。“你瞧,现在那些保健品推销员的嘴像抹了蜜似的,妈长爸短地叫着,试想,哪个老年人听着不舒服。”李巧英说,如今,许多老人都缺少陪伴,一些不法商贩抓住了老年人需要“被关怀”的心理,进行长期的“情感攻势”,隔三岔五地嘘寒问暖、送米买面,假扮着“子女儿孙”,尽着那份“孝心”。“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得到极大满足,时间久了,心理防线不攻自破,至于买回家的保健品,就当‘感情投资’了。” 记者 宦小淮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