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解析“东方之星”扶正后面临的四大考验

2015年06月05日 17: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6月5日早上7时10分,现场救援人员正式对“东方之星”翻沉客轮实施扶正救助打捞方案。9时06分,高15米的“东方之星”号实现整体扶正。扶正现场下游500米处拉设了400米拦截网,起重船对船体扶正的同时,救援人员开始对漂浮物进行打捞处理。 中新社发 杨华峰 摄  


视频:客船整体扶正:船头部位起浮钢缆已更换完毕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社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彭大伟)5日上午9时6分,翻沉的“东方之星”客轮已完全扶正。下一步,救援人员将开展起浮打捞、搜寻遇难人员等后续工作。随着搜救进入新阶段,有关专家5日向中新社记者详细解析了下一步打捞将要面对的四项主要挑战。

  “穿千斤”起浮勿伤遗体

  在5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介绍,此次扶正作业最大的难点在于水下穿引钢缆,由于沉船区域位于抛石区,河底有大量泥沙和不规则石块,沉船呈90度倒扣水中等原因,执行作业的潜水员难以找到牵引钢缆的通道,需要不断调整和寻找牵引位置,导致作业进展得极为艰难。

  “从这一操作的俗称就能看出其难度之大。”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代吉分析,水下穿引钢缆在业内称作“穿千斤”,需要先从最细的引缆穿起,逐步达到设计要求,令船的两段挂在浮吊吊钩之上,“一方面具体作业难度极大,另一方面还需要事先精密计算,根据负荷力大小来给出引缆的宽度。”

  “扶正的目的还是便于到每一间船舱去寻找遇难者遗体,封舱、排水、增加船的浮力后,工作难度减小了,就可以直接进入搜寻。”张代吉指出,扶正过程中及后续的搜救作业需要充分体现对逝者的人格尊重和人文关怀。

  “我们过去的救助实践中,凡是找到遗体都会妥善运送至水上,并且覆盖白床单,再用担架送到医院太平间,给遇难者充分的尊重。”他说。

  徐成光亦透露,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发现遇难者遗体,他们重新调整牵引位置并及时打捞,确保遗体不受到伤害,体现了对遇难者的尊重。

  克服不利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亦成为接下来的搜救将面临的挑战。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气象信息显示,预计长江客船翻沉区域湖北监利6日将有多云转中雨;7日则为阴天有中到大雨。

  大连海事大学救捞专家弓永军指出,气象条件对打捞的影响应当存在,而且还可能比较大。

  “起浮过程中沉船的作用力会直接作用到浮吊上,沉船在起浮过程中,钢缆和浮吊受力相当大。这要求浮吊作业时必须相当稳定,做到即便有风浪的情况下也不移动。”他指出。

  “当然,目前现场的搜救力量配置是足够的,应该没有大碍。”弓永军说。

  张代吉则认为,可能对后续搜救造成较大影响的主要是强烈大风。但考虑到当地短期内已无再出现龙卷风的可能性,他预计后续搜救应可顺利开展。

  “降雨和风浪会对搜救有一定影响,但是不会中断施工,毕竟打捞这一行在海上各种风浪已经经历很多了。”他说。

  严防沉船油污泄漏

  “东方之星”游轮起浮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油污泄漏,也是本次打捞严防出现的“二次灾害”。

  据了解,在开展起浮打捞、搜寻遇难人员等后续工作的同时,现场已放置清油设备,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油污,并及时清理。

  张代吉介绍,前期的搜救工作主要围绕救人展开,到了目前打捞沉船的阶段,防范油污造成水域污染也是亟需处理的任务之一。

  “首先应使用专门的抽油机将船体内的油全部抽空,再进一步进行打捞施工,否则可能造成江面污染,这与海上搜救打捞的原理相同。”他表示。

  能否找到“黑匣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分别于4日召开会议,“彻底查明事件原因”成为高层强调的重点。

  专家指出,如船上配备有航行记录仪并能被顺利寻找到,将对后续调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弓永军分析,针对翻沉事故的调查应当包括对船整体结构的调查,如船体结构是否有缺陷、是否出现老化等;同时亦需要对事发前后的周边环境展开调查;此外,对涉事相关人员展开全面调查亦是必不可少的。

  “尚不清楚船上是否有航行记录仪一类的设施。”弓永军表示,如果有类似“黑匣子”的记录仪,则可供还原事发前的航行数据,“(能起到多大作用)还取决于该设施损坏的情况”。(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