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62岁老人十年长跑不停 手持10公斤哑铃登山(图)

2015年06月15日 09:3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62岁老人十年长跑不停手持10公斤哑铃登山(图)
到达山顶广场后,杨伯借助杠铃做运动。
凌晨5时30分,杨伯跑至白云山南门山脚,此时天还没有亮。

  提10公斤哑铃从建设六马路跑到白云山顶

  文/广州日报记者申卉

  图/广州日报记者陈忧子

  在医院,62岁的杨桂生是一名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放射科医生,退休返聘后依然奋战在一线岗位。

  在白云山,杨桂生被晨运的街坊亲切地称作“哑铃叔”——因为他总是手持一只最具标志性的、10公斤重的哑铃。每天凌晨4时,街坊就能看到他跑步上山的身影,从建设六马路到白云山顶……他说,特别喜欢登上山顶看到日出的那一刻。

  之前登个山都晕倒

  昨天是周日,对于杨桂生而言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凌晨5时许,天才蒙蒙亮。在白云山南门的记者就看到了从远处跑来的杨桂生。此时的他,已经从建设六马路的家中,一直沿淘金路、恒福路、横枝岗路跑到白云山脚,跑了将近1小时。刚与记者打完招呼,他又继续往山顶跑去。

  杨桂生是广东梅州人,今年62岁,40多年前到广州求学,毕业后留在广州成为一名放射科医生。他说,以前工作忙碌,很少锻炼,体质一直很差,长期被腰痛所困。“理疗、吃药……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办法。”于是,妻子只能为他专门缝制了一条护腰,每天缠在身上,连睡觉也不例外。“有时候,上厕所、坐办公椅突然就起不来了,只能让别人扶”。

  他说,在他刚过40岁时,有一次医院组织爬白云山,他才爬到半山腰,竟然体力不支晕倒了。“这件事成为医院同事说了很多年的笑话。”回忆往事,杨桂生无奈地笑笑。

  发现长跑运动的好处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篮球。“觉得挺新鲜的,经常下班后就和同事玩一玩。”没想到,打了几次篮球,杨桂生竟发现困扰多时的腰痛慢慢减轻了。这是他第一次尝到运动的甜头。

  然而,打篮球每次都得约队友,但队友下班时间不一致,总是难以约齐人。杨桂生决定开始练习长跑。“长跑是一项孤独的运动,也不需要什么成本,就决定每天从家里开始跑步”。

  曾一口气跑完小半个广州

  每天清晨4时30分,当闹钟准时响起,妻子还在房间熟睡时,杨桂生就已经挎上腰包,带上一壶凉水,再拎着一只10公斤重的哑铃,开始奔跑。

  他说,10年前最初是绕着烈士陵园跑,就这样坚持了六七年,他开始不满足于在公园里跑步。当时,正值他返聘到位于岗顶的广州长安医院。于是,他一路从建设六马路沿着环市路、天河路跑到岗顶。

  就这样又坚持了两年,他再次觉得不满足。从去年4月开始,他又一次更换了路线,从建设六马路跑到白云山顶,下山后,再乘公交车上班。

  他告诉记者,最远的一次长跑,他几乎穿越了小半个广州城。今年4月的一天,凌晨3时,他从家中起跑,翻越整座白云山跑到北部的永泰出口,全程超过20公里。由于要经过不少没有路灯的山间小路,他只能一手握着手电筒,一手提着哑铃往前跑。

  他还在朋友圈记下这次挑战:凌晨2时56分突然醒来,索性起来办件大事——穿越白云山。3时06分出发,4时30分到山顶广场,5时08分到荡胸亭,5时40分到孖髻岭,6时37分到永泰门岗,6时52分到永泰地铁站。

  说起这次的经历。杨桂生笑言,当时快到门岗时,他看到路边有一块“广州市界”的石碑,原来是民国19年立的。“没想到,我跑出了广州市。”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

  晨运街坊称他“哑铃叔”

  “‘哑铃叔’很厉害的!天没亮就来,跑得特别快!”在山腰处打羽毛球的李姨说。“‘哑铃叔’是我的榜样!”与妻子一起晨运的阿叔说。更有年轻人竖起大拇指说:“拿着哑铃,速度还跟我们年轻人差不多,特别佩服!”

  说起长跑的体会,杨桂生很有感触。对他而言,白天,他总是坐在放射科室内,看着一张又一张大同小异的X光片;凌晨,他则游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白云山间。

  他坦言,比起白天的广州,他更熟悉也更喜欢夜晚的广州。“看到星光点点、万家灯火,觉得特别美好。”而每当在他跑的时候,天边一点一点泛起鱼肚白,更让他感动。“经常跑到山顶时,正好看到日出,好像是我唤醒了整个广州一样,这种感觉特别带劲!”

  朋友圈记录跑步点滴

  杨桂生将长跑看作一项孤独的运动。他很少与人说起,却一直在朋友圈记录下每天的点滴。

  “2014年12月13日,今天广州气温最低7℃,但我感觉白云山连7℃都不到。我还是短裤背心装束,上山背部微微出汗,不觉得冷,下山就完全不一样了,手指都有僵硬的感觉,到了‘平原’才感到温暖。”

  “2015年1月1日,2015年,我来了!在寒风中迎来新的一天,感谢环卫工人为我拍下今年第一幅靓照。白云山上,许多年轻人夜不归宿迎接新年。和我同行的几个姑娘小伙,就是为了观看新年第一天日出而摸黑上山的。”

  “2015年1月22日,都说万事开头难,其实坚持才叫难,看似简单平常事,没有恒心也不行。今晨在白云山顶看到也打算提哑铃登山的李先生,他提了两次就放弃了,腰酸背痛胳膊麻,受不了。想想也是,这自讨苦吃的事,并非人人都可以‘享受’。”

  “2015年3月19日,凌晨,白云山,人在雾中游。有美女喊过来:奔跑吧,兄弟!”

  “2015年4月13日,持续几天的倒春寒,伴随冷风阴雨的日子终于远去。天亮了,曙光初现,日出东方,大半年没见过如此美景了。天气好,心情也会好,当你看到我拍的日出,那一刻。”

【编辑:查云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