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滩最后的“电报” 一个字1毛4分钱多年未变

2015年07月07日 1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上海最后的电报营业厅:每月发报十余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海滩最后的“电报”

  中新社上海7月7日电 题:上海滩最后的“电报”

  中新社记者 韦柳

  在通过短信、邮件、各种社交工具等现代科技手段传输信息的今天,电报这种传统通讯方式似乎日渐落寞,而能够发电报的场所更难觅踪影。

  7日记者走进位于延安东路上的电信营业厅,这里是上海唯一还保留着收发电报业务的地方。

  进入营业厅,通过电子取票机拿到排队号码,听说是来发电报的,工作人员手指向最角落的柜台说:“现在发电报和缴费业务在一块,没有设置单独的柜台。”

  在柜台前坐定,营业员递过来一张抬头印有“电报”二字的绿色格子纸,上面注有收报人住址、姓名、电报内容等事项。

  “一个字1毛4分钱(人民币),”该营业厅经理陈晓炯向记者介绍发电报的价格。在陈晓炯的印象里,自打她工作以来,一二十年里“这个价格始终没变过”。

  “收报人地址要准确,发报人的联系方式也要详细。”营业员提醒记者说,如果收报人没收到,电报是要退回发报人的。

  将填好内容的电报递给营业员后,她在单子上填写了发报局名称,以及是农村还是城市的“报类”,发电报时会根据这些分类信息在电脑中进行处理。

  一份电报要多久才能送达?发往外地的一般都在7天内,然而即便是本地收报也需要3天,“只想快,就不会来发电报了”。陈晓炯笑着说。以往的电报还有“加急、加快”等选择,“现在都是像平常在邮局寄信一样”。

  相对于现代通讯工具的“瞬时到达”,在速度上,电报显然不具优势。陈晓炯说,因为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现在的电报大多是被当做凭证,“比如债务官司双方的凭证、企业通知船员上船出海等”。

  还有一类电报是和日本互相通讯,“因为在日本,正式的庆贺、吊唁等文书还是用电报传递,所以营业厅每个月总会有几封电报是拍往日本的”。

  而在年轻人的眼里,“发电报”也成了“稀罕事”。“用电报方式发祝福、表达心意的年轻人也是我们这里电报业务的主要人群之一。”陈晓炯说。

  如今的发电报早已不像老电影里演的那样,手指“嗒嗒”敲个不停,电脑的普及让传统的发报机也被搬进了博物馆。

  同样是坐落于延安东路上的电信博物馆里,一走进三楼展厅,滴滴哒哒的模拟电波声,长长短短地回荡在整个馆中。

  这座大楼曾经是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的办公楼,如今整个上海电报发展的完整历史都在这里展出。

  “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外国电信机构。中国自行建设的津沪电报线于1881年开通经营。1956年上海自行研制成功BD55型电传机。1986年使用智能电报终端……”一幅幅配有文字的图片与老物件的展示让人一下子有了“穿越”的感觉。

  “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过来体验过去是如何发电报的。”博物馆讲解员王紫盈指着靠墙台子上的两个发报器向记者介绍,墙上“上海欢迎你”的标语下每个字都被标注了莫尔斯码。

  尽管在现实中,如今上海每个月的发报量也仅有不到20份,公开资料上显示,近些年,上海每年收发电报的数量还不及20世纪80年代一天收发电报数的零头,但电报的存在仍意味着社会对它的需求,科技的发展并未让人们忘记历史的存在。(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