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周五下午+周末”小短假引关注 是否具可行性?

2015年08月10日 09:35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各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有媒体统计,这是今年以来我国政府第五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在近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还透露,未来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在夏季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使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时间相结合,实现小短假。

  虽然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暂未研究增加每周固定休息时间的问题,但“周五下午+周末”小短假的消息还是引起了极大关注。有人盼望政策尽快落实,有人质疑双休日都保证不了何谈小短假,还有人认为这是少数单位才能够享有的福利。

  那么,“周五下午+周末”小短假是否具有可行性?其背后有什么样的公众期待?《工人日报》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

  假日经济:“平时吃不饱旺季吃不消”

  国家旅游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每逢节假日,尤其是“黄金周”期间,交通堵塞,旅游景点人满为患,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出游热情。同时,不少地方的景点存在平时吃不饱、旺季吃不消的状况。这主要是节假日安排不够合理,造成了旅游“扎堆”现象。

  据吴文学介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即将发布,《意见》中明确提到要进一步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以缓解旅游资源供需不足的矛盾。

  “带薪休假确实能将人们集中旅游度假的时段分开,可以有效避免人们挤在黄金周、小长假‘一窝蜂’出游的现象。”民商法学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讲师王侃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在王侃看来,“周五下午+周末”小短假构想的提出,一方面反映出国家对落实带薪休假问题的重视,为化解带薪休假难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鼓励旅游休闲等消费,以助力经济稳定增长。作为促进旅游休闲消费的关键一环,推进带薪休假的落实也成为应有之义。

  带薪休假落实率仅约一半

  王侃同时表示,带薪休假能不能落地关键看企业,特别是电子、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类企业注重的是产量或者数量,薪酬实行计件制,就是劳动者做的越多赚的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带薪休假就意味着产量下降。加之监管部门监管不力、违法成本较低,一些企业自然不愿意推行带薪休假。”

  据了解,人社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落实率约为50%。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而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起来相对较差。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丹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相关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因此,如果实行“周五下午+周末”小短假的话,就是劳动者每周工作36个小时,这在法律上是没有问题的。

  “两天半小短假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只是鼓励,没有强制性,因此全面实施的可行性不是很大。但如果有的企业愿意根据实际情况,并与员工达成共识,将带薪休假应休的天数折算成几个或者十几个周五下午,这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也是可行的。不过,从现阶段来讲,由于带薪休假是职工的法定权利,仍应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劳动法分会副会长吴颖萍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落实休假:需多方努力

  学者指出,“周五下午+周末”小短假引人关注的背后,是公众对落实带薪休假的期待,而推动带薪休假落实,仍需要多方努力。

  “一方面,企业要转变观念,从注重产量向注重生产效率转变。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引导、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王侃建议。

  吴颖萍则认为,要让带薪休假制度落地,政府职能部门要有切实的行动。当前,多地已开始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强制休假”,尽管对其是否具有示范作用存在争议,但政府部门一定要积极引导,营造依法休假的社会氛围,引导休假潮流,唤醒更多劳动者的休假权利意识,并适时加大对企业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还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工会组织可以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制定本单位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施细则,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带薪年休假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一旦双方就此发生争议,工会组织应积极调解该类纠纷。如果调解不成,工会应给予劳动者法律方面的支持与援助。”吴颖萍说。记者 杨召奎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