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霍童“仁记”剪刀:两代人的执着坚守

2018年06月21日 10: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福建霍童古镇“仁记”剪刀的百年传承:原汁原味的坚守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德6月21日电 题:霍童“仁记”剪刀:两代人的执着坚守

  作者 吕巧琴 叶秋云 叶茂

  20日清晨6时30分,迎着初升的太阳,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曲仄老街的“仁记”剪刀铺里,郑国辉将竖在窗子里的木板一块一块拆下。

图为八旬高龄的郑如元在协助生炉。 吕明 摄
图为八旬高龄的郑如元在协助生炉。 吕明 摄

  不一会儿,铺子的炉子里燃起火苗,炼坯、锻打、淬火、加钢、溶合……郑国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的八旬高龄父亲郑如元则在一旁协助,火光映红两代人的脸庞,不断飞出的铁屑诉说着他们的坚守。

图为郑国辉在打制剪刀。 吕明 摄
图为郑国辉在打制剪刀。 吕明 摄

  “14岁开始学做剪刀,学了两三年出师,到我这已经是第三代传人了。”郑国辉告诉中新网记者,小时候还有6家剪刀铺,现在只有两家,一般人都不学了。

  郑如元、郑国辉父子俩的剪刀铺是一间20平方米、没有任何标志的破旧木砖结构小屋。铺子里仍保留着传统小作坊的模式和器具,包括手拉风箱、简单堆砌的壁炉、布满灰尘的木质器械……无不透露着古朴。

图为打制剪刀。 吕明 摄
图为打制剪刀。 吕明 摄

  霍童“仁记”剪刀系闽东传统名剪之一。相传,清嘉庆年间,霍童林家元封、元洪兄弟师承泉州剪刀名匠后,回乡设炉生产。传至其孙辈林高名时,技艺纯熟,被誉为“打铁红”,打出的剪刀红火一时,福州、长乐、连江等地商贾纷至沓来,产品一时供不应求。

  民国中期,霍童剪刀更远销东南亚各地。仅霍童清明古街上就有16家剪刀铺,从业工匠50多人,日产约150把,年产五六万把。

  “仁记”剪刀的辉煌过往,祖辈相传。然而,后因战事影响,海外出口受阻,销路大减,从业者纷纷改行。至1948年,生产者只剩19人,年产剪刀不过2000把。

图为父子俩分工协作。 吕明 摄
图为父子俩分工协作。 吕明 摄

  郑国辉称,由于剪刀的制作必须要有2个人合作完成,儿子不愿意学,只能让年迈的父亲搭把手,一天4把剪刀,收入并不高。

  据介绍,“仁记”剪刀的特点就在于耐用、锋利,丝绸一类一剪到底不连不滞,还可断铜钱铁线、刀口不缺;可用上三四十年,久用变钝,一经重磨,锋利如新。因此,剪刀的制作过程十分繁杂,各个步骤都需谨慎。

  父子称,一把全手工打制的剪刀,从铁坯熔炼到成品销售,要经历30多道工序、挥臂下锤数百次;他们父子俩一天只能做四把,清晨六点多开始制作,下午四五点结束,周而复始。

  郑国辉称,他的父亲现在年岁已高,完成需要协助的程序后,就会到街上邀上三两好友下下棋、喝喝茶;而他则在铺子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图为郑国辉展示打制的剪刀。 吕明 摄
图为郑国辉展示打制的剪刀。 吕明 摄

  与郑国辉不同的是,他的儿子在宁德市一酒楼从事厨师工作。已有200来年历史的“仁记”剪刀技艺正面临着无人传承的严峻考验。郑国辉称,由于经济收入低,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

  近日,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与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联合拍摄的大型丛书《摄影家眼中的方志》拍摄小分队走进霍童古镇,用镜头记录古镇文化与美景。

  漫步霍童老街上,即使数百年的光景过去了,古民居依然焕发着明清时期的光彩。然而,传统技艺的传承,令人堪忧。

  蕉城区方志委主任陈向东表示,传统老工艺的传承现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以前,这些老技艺是谋生手段,可现在单纯这样认为已经远远不够,这些老技艺流传已久,它们是霍童古镇难能可贵的遗产,如何保留、传承、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完)

【编辑:王祎】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