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余额宝成理财神器:网友担心变淘宝奴

2013年06月21日 10: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编者按:本周,被称为“屌丝理财神器”的余额宝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据悉,余额宝的用户数截至6月18日晚上9点30分已经突破100万。不可否认,“余额宝”是在“卖”货币基金的流程上进行了小小的创新。“余额宝”业务服务的重心就是草根,余额宝前景如何?是这种“小钱生息”的方法目前来看是否被广大用户采纳?

  对绝大多数淘宝客户来说,目前还只是把淘宝账户里面的余额参与“余额宝”的理财,而不是把家里的或者是银行里面的存款转入到淘宝账户里面。有观点认为,普通人根本没必要使用“余额宝”。也有观点认为,此方法非常灵活便捷,会先存一部分钱试试,如果真能获取较好的收益,今后会常期把闲置资金存入余额宝。

  余额宝堪称“屌丝理财神器” 普通人会否接受?

  余额宝是互联网和基金理财产品融合创新的最新成果,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就是购买了天弘基金的增利宝货币基金。资金转入后既能像支付宝余额一样随时用于消费、转账等支出,还能享受基金公司提供的货币基金投资收益,获得增值。由于用户1块钱就能起买,资金随时可以使用又能获得收益,这个服务推出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堪称“屌丝理财神器”。

  支付宝方面人士表示,支付宝希望通过余额宝为更多没有任何理财经验的“屌丝”客户们提供一个理财的机会,因此让更多用户使用这一服务是支付宝最看重的指标之一。

  不过,普通人是不是很快会接受它?这还有待时间的考验。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习惯问题,毕竟对于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公众是需要一个接受过程的;二是收益问题,“余额宝”虽然“利息”稳定,比银行活期存款利息高,但它毕竟是一款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三是资金安全问题。这才是影响淘宝客户不敢把钱存入账户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资金的安全性上,阿里巴巴还是没法和银行相比。

  零用钱大作战:用户习惯很重要 网友担心变成“淘宝奴”

  据中国江苏网报道,银行业内人士介绍,货币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国债、银行存款等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有价证券等,收益较为稳定。总体来看,货币基金作为基金产品的一种,从历史数据来看投资风险极小,比较适合大众投资。此外,余额宝转入单笔最低金额为1元,只要是正整数便可投资,投资门槛较低,方便了投资者介入。银行业内人士建议,最好转入300元以上的资金,这样才有较高概率获得收益。

  “每个月放在银行卡里的闲置资金都有数千元,这样看来,把一些零花钱放在‘余额宝’里更划算。”在企业工作的江先生说,虽然收益不一定高于定期存款,但已经高出银行活期存款数倍,而且还能随时支付消费,非常灵活便捷。

  有网友认为,关键是用户习惯!当支付宝用户用余额宝投资成为习惯后,支付宝就不单是购买商品的支付工具,也会成为普通用户未来进行资产管理的平台!

  也有网友表示始终都认为余额宝只是针对天猫淘宝衍生的一款工具,如果自己支付宝里也存钱,还在余额宝里存钱,再进行循环消费,这样才真正变成了“淘宝奴”。

  据悉通过余额宝,用户不仅能够得到较高的收益,还能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像使用支付宝余额一样方便。然而有的网友表达了担心的想法,“你会放在余额宝吗?我是不会。他们的基金只有一个啊,而且是刚刚成立的基金,没有保证啊”。

  余额宝前景尚不明朗 或许只是个漂亮的“擦边球”

  提高用户“黏性”是支付宝推出余额宝的目的所在,余额宝的上线,是技术上的创新,也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拓展的一次积极尝试。只是,余额宝面临的监管风险,与银行竞争的不可评估风险,都会影响余额宝未来的发展。余额宝这条路走下去,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监管方面,“余额宝”面临的政策又该如何应对呢?按照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管理规定,支付宝余额可以购买协议存款,能否购买基金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虽说支付宝在2012年5月获得了基金支付牌照,但没有获得基金销售牌照。“余额宝”借助天弘基金实现基金销售功能的做法,是在打擦边球。从监管层面上来说,“余额宝”并不合法。一旦监管部门发难,“余额宝”有可能会被叫停。

  此外,一旦余额宝用户因收益发生争执,法律纠纷很难避免,由此引发的影响很难估计。吸引客户将资金从银行转移至支付宝,这意味着支付宝已经具备了“吸储”能力,并与银行形成正面的竞争关系。如果余额宝的资金数量庞大到令银行畏惧,依赖银行生存的支付宝有可能会被银行封杀,毕竟支付宝的支付体系是搭建在各大银行的系统之上运行。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