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股定价抽查收官 高报价机构成抽查重点

2014年01月23日 10:2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表示,此次抽查全面、深入、细致,除了询价报告、会议纪要、后台交易记录等常规内容外,邮件、电话、短信等内容都被抽查。目的就是要看询价过程中主承销商有无诱导投资者报高价、有无对询价机构进行利益输送等。

  证监会宣布对新股发行定价过程进行抽查已有一周时间,具体抽查过程、抽查结果成为当前下一步新股发行的风向标,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据了解,此轮抽查工作已基本结束,目前证监会正对抽查材料进行审核。被抽查的询价机构和主承销商中,有的已接到证监会口头反馈合规,有的被要求继续补充材料,有的尚未收到任何通知。

  投行人士称,整体抽查情况有望尽快公布。“尽早公布抽查结果,一方面让合规者安心进行后续新股发行,另一方面让违规者受到应有处罚,并让未被抽查者引以为戒,真正做到新股发行定价透明化。”该人士表示,随着监管转型的推进,未来监管部门对新股发行的抽查将成为常态,“这是监管真正向事中、事后转移的必然要求。”

  严查定价“猫腻”

  证监会抽查名单显示,在51家首批发行公司的28家主承销商中,13家主承销商位列其中,其中包括奥赛康的主承销商中金公司,以及此前在询价配售结果中备受质疑的我武生物主承销商海际大和。

  “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证监会上周五对我们进行了现场抽查。”一家被抽查的主承销商投行部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除了询价报告、会议纪要、后台交易记录外,投资部门相关人员电脑里的邮件、文档、通话记录、短信等都被查了。

  该负责人认为,此轮抽查,主要目的在于查清定价过程有无“猫腻”。包括询价过程中主承销商是否诱导投资者报高价、定价过程中是否出现违规定价、配售过程中是否对询价机构进行利益输送等。

  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坦言,之前IPO询价中一直存在“找托”情况。“这一次核查,应该主要是查询价过程是否遵守承销管理办法,估计抽查重点包括承销商和机构有没有私下交流、机构有没有使用多个账户参与询价、承销商是否公平对待所有机构。”

  高报价机构成抽查重点

  证监会公布的抽查名单中,除了13家主承销商,还涉及44家机构询价对象。业内人士称,从44家机构询价对象名单看,基金公司有18家,占比近四成,位列第一;券商有8家,占比18%,两者合计占比近六成。“这一比例与其询价参与程度高度相对应。从询价记录看,在22215次询价中,基金公司占了46.91%,券商占了19.92%。总体上,证监会是在按照各类询价对象的参与比例进行抽查。”

  高报价机构成抽查重点,分析人士称,比较明显的报高价例子是,国泰基金为汇金股份给出47.25倍市盈率,深圳市创新投资为杨杰股份给出77.39倍市盈率,东源(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为新宝股份给出60.45倍市盈率的估值,这三个报价分别高出行业1.1倍、1.9倍和1.79倍。

  分析人士抽取28家新股的各前20高报价记录作为高报价样本,并将样本和44家被查机构进行参照,发现有40家机构询价对象进入样本,约九成机构涉及高报价。

  “为什么报高价”似乎成了此轮被抽查机构询价对象的必答题。一位被抽查的券商人士表示,要解释清楚报价的原因,提供报价报告的人也要被询问。

  投行人士表示,此次被抽查的询价对象及主承销商主要集中在报价高、报价准的机构。从涉及数量上看,对这些机构进行抽查实质成了普查,其用意之一在于真正遏制“三高”出现。

  结果有望尽快公布

  据了解,此轮抽查已接近尾声,证监会目前正对抽查材料进行审核。被抽查的询价机构和主承销商中,有的已接到证监会口头反馈合规,有的被要求继续补充材料,有的尚未收到任何通知。

  前述被抽查的主承销商最近几天一直在等证监会的反馈。“上周五证监会结束对我们的现场抽查后,便没有任何消息,目前抽查材料还在审核中。”该承销商负责人称,“据了解,抽查结果有望尽快公布。”

  有投行高管指出,尽早公布抽查结果,一方面让合规者安心进行后续新股发行,另一方面让违规者受到应有处罚,并让未被抽查者引以为戒,真正做到新股发行定价透明化。

  实质上,证监会日前公布的《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已对抽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作了说明。《措施》提出,证监会将对发行人的询价、路演过程进行抽查,发现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路演推介过程中使用除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的,中止其发行,并依据相关规定对发行人、主承销商采取监管措施。涉嫌违法违规的,依法处理。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