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娴:中国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

2014年03月07日 10:3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王娴5日在《清华金融评论》撰文指出,经过8年的中关村试点,我国场外市场雏形基本形成,形成了“以主办券商为核心”的场外市场基本制度体系。具体体现在场外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一,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挂牌推荐制度;二,股份转让;三,增资及并购;四,挂牌公司持续督导;五,投资者准入制度。

  她指出,增量改革战略是中国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增量改革是指在企业经营权下放不成功、国有经济改革停顿的情况下,将主要力量放到非公经济方面,在那里形成市场导向的企业,并依托它们实现增长。8年的中关村试点,逐步探索了一套新的制度体系,它区别于交易所市场的最主要特征是,以主办券商为支撑,以公司信用和券商信用相结合的信用体系为基础,以信息披露为核心。

  一是公司挂牌实行券商推荐、证券业协会备案,以公司信用和券商信用逐步取代了政府信用,基本实现了市场主体归位尽责。其一,券商归位,充分发挥中介职责。其二,投资者归位,自担风险。

  二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体制基本形成。中关村试点无论是公司挂牌还是挂牌后的监管都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其一,在公司挂牌环节,券商对企业的尽职调查和辅导,其核心目的是保证公司挂牌备案申报材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其二,公司挂牌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不设置财务性指标。为处于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创造了条件。

  2013年12月,《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发布实施,全国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进入“股转系统”挂牌,标志着全国性场外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建成。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