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光大证券62页离谱报告背后藏着谁

2014年06月09日 09:26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一篇看空报告致伊利股份股价暴跌事件仍在持续发酵,研究报告的发布者光大证券62页的大篇幅看空报告着实夺人眼球,但报告中的多数论断都被多方指为“不专业”,更令人好奇的是,光大证券大动干戈发布蓝筹股看空报告究竟是何动机迄今为止仍是一个谜。

  62页“巨著”

  光大证券看空伊利股份

  伊利股份在近日的确有些受伤,6月3日市场刚传出其4家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未获得审核的“乌龙”消息,同日光大证券又发布了一篇针对伊利股份的看空报告,双重打压之下,该股在当日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大跌近7.75%,市值蒸发近54亿元。

  券商发布研究报告本身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但造成伊利股份这种股价出现暴跌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那么,光大证券发布的究竟是一篇怎样的报告竟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原来,该公司的分析师邢庭志用了多达62页的篇幅来论证其提出的“伊利股份未来五年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实质性冲击”的观点,并罕见地给予伊利股份“卖出”评级,其将看空的目标价格定在了22.7元/股。

  若按照光大证券的预测,当时股价处于33.95元/股的伊利股价将下跌33.14%,市值减少高达229.84亿元。

  观点偏颇

  光大证券被指不专业

  然而,光大证券的观点最终却被认为是“不够专业”,申银万国、安信证券、宏源证券、瑞银证券、银河证券先后发出研究报告对他的观点进行反驳。

  针对于此,财经评论员余荩表示,“光大证券唱空,其他券商唱多,是因为券商要对基金公司负责,它们肯定要跳出来维护伊利股份的股价,它们在这里面都有自己的利益和冲突”。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乳制品行业里的其他分析师也不认同光大证券的观点。

  乳制品分析师宋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我认为光大证券的说法有失偏颇,他可能对乳业的整个产业发展和消费规律不是很清楚。当然,他讲的这些内容也代表了未来的一种趋势,但即便如此,我认为常温奶和低温鲜奶之间也没有太大的替代性和冲突,换句话说,每一个品类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说谁一定能替代谁,那是站不住脚的,它们有各自的优势”。

  在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中,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也认为光大证券看空伊利股份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常温奶占据国内乳制品市场半数以上市场份额,是主流。同时,低温酸奶和进口奶对常温奶造成的冲击并不只是伊利需要面对,其他业内参与者也要面对,因此将全行业面临的挑战单独加于伊利一家公司恐不公。此外,伊利股份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在低温酸奶、常温酸奶有所布局,并且与海外企业形成战略合作。”

  罕见看空

  背后动机仍成谜

  此外,市场上还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光大证券有可能是在配合机构做空伊利股份。“券商给出‘卖出’评级的情况比较少见,它得顾及到自身的利益,不太敢得罪基金和上市公司,所以不排除它是在配合机构做空。”有投资者这样表示。

  若只从事情的表面上看,上述投资者做出这样的猜测也不为过。据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一般而言,券商的研究报告确实不会下手太狠,这里面有两个利益关联:一方面券商要顾及基金的分仓,基金持有的重仓股不能看空;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和上市公司的关系,若闹得太僵,日后就不能去调研了,所以券商的研究报告已经日渐边缘化。

  不过,前述投资者的观点也仅仅是一种猜测。在财务评论员陈剑炜看来,国内个股做空机制仍不完善,收益很小,光大证券不太可能是为了做空而出报告的“浑水”模式。深圳金田龙盛投资公司总经理杨丙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做空是属于操纵股价,属于违规行为,光大证券不太可能去做空”。

  事实上,从伊利股份近一个月来的融券情况来看,融券的卖出量也没有出现巨大的波动,从5月开始至6月3日期间,该股融券的卖出量均在100万股以下,也就是说,此前并没有明显的做空资金介入。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6月3日伊利股价大跌时,却有大量资金融资买入,当日的融资买入额高达3.05亿元,相比平时至少高出了3倍以上,资金逢低买入的情况比较明显。对此,陈剑炜认为,可能是有人想做多,在利用光大证券的研究报告砸盘,扩大整个事件的效应,打压股价后乘机吸筹划。的确,伊利股份大跌当日的成交量也是比平时放大3倍左右,接盘的资金量巨大,达到22.97亿元。(记者叶龙招)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