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家上市公司中报预减超1000% 亏损额逾28亿元

2014年07月18日 07:37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在已发布业绩预报的上市公司中,有181家公司的预报次数在2次以上,其中,有84家公司2次预报的业绩差异巨大,出现变脸

  根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两市共有1533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其中,有20家公司预计上半年的净利润将有大幅下滑,同比下滑幅度超过1000%。从这20家公司预亏的金额来看,有8家公司预亏额度超过1亿元。若按照预告净利润下限显示数额计算,这20家公司预计亏损总额为28.12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20家公司中,有公司属于预报先报喜再报忧者。而综合来看,在已发布业绩预报的上市公司里,有84家公司2次预报业绩之后,业绩出现变脸。从两市公司过往的情况可以看出,有一些公司曾在定期财报发布之前几次修正业绩,从而引发监管部门的注意,最终被查出公司存在重大业绩隐患而被处罚。

  20家公司业绩预降超1000%

  在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1000%的20家公司中,有2家公司的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10000%,分别是英飞拓和一汽夏利。

  英飞拓曾两次发布业绩预报,在一季报中,公司预测上半年业绩可以实现扭亏,原因是国外市场业绩上升所致,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为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不过,公司7月15日公布了201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测2014年半年度续亏,亏损金额约为700万元至1000万元。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称是因为报告期内,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销售额下滑;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研发费用增加,致使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未达到原先预计。

  除英飞拓之外,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较大的还有一汽夏利,公司在7月15日公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中称,预测2014年半年度首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亿元至4.6亿元。

  对于2014年上半年出现首亏的原因,一汽夏利从多个层面进行了解释,包括公司目前正处在产品结构调整转型期,受市场消费升级、部分城市限购、国家节油补贴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型轿车市场出现负增长,公司的产销、经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公司参股的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产销量同比下降,导致向公司贡献的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下降。

  此外,在预计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下滑的20家公司中,有17家公司的预警类型为“首亏”,其余公司则为续亏。这20家公司若按预告的净利润金额来排序,则韶钢松山亏损额度最高。

  84家公司预报业绩变脸

  除了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上述20家公司之外,在预报大军中,有一些上市公司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181家上市公司出现了2次以上预报业绩的状况,其中有84家修正预报内容之后,业绩变脸。

  例如,荣信股份曾在一季报中称,预测2014年半年度业绩将预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元至2352万元,同比下降70%至100%,得出这份业绩预测,是根据公司未执行合同的执行情况等所预测。公司上半年业绩下降主要原因是2013年上半年公司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恒顺电气股票1380万股,取得投资收益8307.67万元,而2014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将大幅减少,因此造成净利润的同比下滑。

  但是,在今年的7月8日,公司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测2014年半年度将首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00万元至8500万元。对于前后两次预报出现的差异,荣信股份解释称,是因为报告期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签合同约4.49亿元(含税),同比下降54.03%;同时,2013年结转的部分国内及海外未执行合同受项目进展影响延迟交货,201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比预计减少约2.2亿元。

  从业绩预报出现变脸的公司所属板块来看,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数量较大,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84家公司中有78家公司属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例如,沃森生物在一季报中称,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且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并购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增加等原因导致管理费用增加,同时因中期票据发行导致财务费用大幅增加,预计2014年上半年度公司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会有较大幅度下降。

  但在今年7月12日,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中称,预计2014年上半年将首亏,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5800万元至6300万元,亏损的原因是: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并购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增加等原因导致管理费用增加,同时因中期票据发行导致财务费用大幅增加,致使报告期内形成亏损。

  ■本报记者 桂小笋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