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电视剧上半年播出量下滑 新政或掀影视公司上市潮

2014年08月22日 09:23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日前,影视咨询机构艺恩咨询发布了2014年上半年电视剧市场数据报告。报告显示,今年1~6月份电视剧卫视播出量环比下滑9%,同比下滑16%,延续了往年下滑的趋势,相比电视播出,网络播出今年上半年继续上升。

   此外,由于今年“一剧两星”(指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政策的发布,市场普遍预期电视剧播出量仍将持续下降,资金雄厚、精品剧多的大型影视公司将扩大市场份额,中小型的影视公司将逐步被边缘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剧两星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市场对精品剧的追捧,影视公司未来资金的需求将极大提升。随着今年初长城影视、海润影视先后借壳上市融资,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将迎来影视公司密集上市的浪潮。

   播出和收视双双下滑

   报告显示,2014年1~6月份的电视剧播出量为11665集,与2013年下半年相比下降9%,同比下降16%。纵观2012年到2014年6月,电视剧市场的半年播出量处于大幅度下滑的态势。

   在2014年上半年卫视频道播出的电视剧中,排名前十的民营公司共播出4487集,占据总播出量的38%,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在这十大民营电视剧中,华策影视以1176集排名卫视频道播出量的榜首,其次是本山传媒712集,新丽传媒653集位居第三。2014年上半年度电视剧前十名平均收视1.16%,同比下降16%。

   与卫视播出和收视下滑不同的是,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的视频网站播放量持续上升。月度播放量从125亿次上升到2014年6月236亿次,整体涨幅达到90%。

   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认为,一剧两星政策主要针对当下电视剧市场的产能过剩问题。目前,各大卫视黄金时段往往扎堆播出热门电视剧,催生了剧集积压、片酬过高、粗制滥造等产业问题。直观来看,减少一部电视剧同时播出的平台数,能给更多的电视剧节省出播出空间。

   艺恩咨询研究员宋涛表示,一剧两星新政将会使得影视公司制作公司两极分化,加速行业洗牌。由于播出平台减少,电视台购买成本增加导致其选择剧目时会更加谨慎,以前走薄利多销的中小影视公司将会被淘汰,而大的影视公司因有资金和实力打造优质剧目,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上市步伐或加快

   上半年电视剧市场的情况总体呈小幅下滑态势,特别是卫视收视率下滑尤为明显。这一行业状况也反映在了不少上市影视公司的半年度业绩上。

   公开信息显示,中视传媒中期净利2649万元,同比下滑36.6%;光线传媒中期净利同比下滑40.7%;华谊兄弟预计上半年业绩同比小幅增长1%~7%,主要受益于政府补助和出售掌趣科技股权。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电视剧市场行情的下滑和新政的负面效应已经体现在了上市影视公司的业绩上,而对于非上市的影视公司来说,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制作投入、提高剧目议价能力的诉求将变得格外强烈,上市成为必然选择。

   2014年是中国影视行业资本化最迅猛的一年。在预披露的民营影视公司中,幸福蓝海、千乘影视、唐德影视、新丽传媒赫然在列。2014年6月5日,江苏宏宝正式更名为长城影视,长城影视由此成为横店借壳上市第一股。紧随长城影视,印记传媒借壳高金食品、欢瑞世纪借壳泰亚股份、海润影视借壳申科股份的方案均在今年公布。

   此外,并购也成为不少非上市影视公司的融资选择。华策影视先后收购克顿传媒和高格影视、华谊兄弟收购常升影视70%股份、乐视网收购花儿影视、熊猫烟花收购华海时代、道博股份收购强视传媒等,并购大戏连续上演。

   华策影视董秘金骞向记者表示,此前几年,影视公司对于上市大部分还是观望的态度,但今年以来确实有主动进入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意愿,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政策的影响,上市融资、并购新媒体、投资精品剧都将成为新的方向。(记者 蒙湘林)

   2014年上半年电视剧公司

   在卫视频道播出集数TOP10排名

   排名 制作公司 电视剧集数 市场份额 投放电视台数量 投放部数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