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左小蕾:从危机思维“求稳”到新常态“求变”

2014年09月25日 08:53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记者刘红8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有所下滑,特别是M2的12.8%的增长,引发各方对投资需求疲软、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困难的忧虑和进一步出台刺激政策的呼声。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银河证券经济学家左小蕾。她认为以上判断是危机思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于伴随新阶段的新常态发展的认知,如果一直停留在各种旧常态的思维范畴,把常态形势当作危机形势、陷主流形势判断与政策预期于短期误判之中,可能错失新的战略机遇期。“新常态是经济规律的必然,只有尊重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新常态符合经济规律

  对新常态的认识,左小蕾认为需要从新常态显示的新特点开始。新常态有四大特点。

  第一是新的增长速度。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30年起伏幅度较大的平均近两位数的增长,进入了更平稳的个位数增长的时代。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不论是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等宏观数据,还是反映企业层面形势判断的PMI综合和分类指标,都显示相当的平稳态势,并未像那些几年前就开始纠结零点几个百分点变化的分析所预期的那样,出现大幅下滑、硬着陆甚至危机式的崩溃。

  根据经济学充分就业长期均衡增长的理论,没有大规模失业的增长率是均衡增长率,其与潜在增长率接近并具有一定阶段性的稳定性。三年来数据显示了就业率的持续平稳。在左小蕾看来,中国经济目前的合理增长水平应该在7%至8%的区间内。只要就业形势没有大幅变化,7.5%、7.4%或是7.3%都是合理的增长水平。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增长结构的不断改变,合理的增长区间会呈现6%至7%、5%至6%的规律性变化。

  第二是新的增长条件和环境。“旧常态”下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制造业成本优势和国际贸易比较优势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第三是新的思维方式。中国进入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减少的阶段,增长速度的改变与发展规律一致。新常态下的一些变化也符合经济规律。劳动力供给减少,工资上升;劳动力比较优势改变和资源约束加剧,劳动密集行业、资源密集行业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转化;国际贸易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受国际贸易总量增长的约束,本国贸易增长放缓等,都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变化一致。

  左小蕾认为,符合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变化不存在“好”和“不好”的价值判断,也不存在“愿意”还是“不愿意”的主观臆断,符合经济规律就是合理的、正常的。“新常态的变化是趋势性、长期性和不可逆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规律。”左小蕾说。

  第四是新的发展理念。左小蕾认为,新常态具有的长期性的特点决定了任何短期的政策调控都不可能改变经济规律,过强的调控不但成本极高,后遗症也极大。刺激政策是危机政策,新常态阶段的发展靠危机政策的常态化来推动将累积更大的风险。

  抓住新常态战略机遇期打造新的硬实力

  新常态需要新发展动力,对此,左小蕾认为,要从依靠外需转向依靠内需,从高投资转向较高消费和合理投资的内需结构;从第二产业为主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并进,从低附加值转向较高附加值领域;从劳动密集、资源密集转向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行业。只要经济和产业结构积极主动向适应新常态的方向逐渐调整,新常态就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实际上,新结构调整已经在路上。宏观层面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超过投资占比;高附加值的电子科技产品的一般出口超过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产品出口。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更重要的是,这些结构性的变化不断催生新的业态、新的生产结构。互联网电商、移动通讯、物联网、现代物流、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消费个性化生产等与高科技进步同步的领域,正在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与过剩产能调整同步的新产业结构正在形成,与高污染能源结构改变同步的新能源结构正在发展。服务业、技术密集产行业的发展,内需消费扩展的不断扩张,新常态下的比较优势也正在变化中。

  新常态倒逼增长方式的转变,倒逼三类产业和行业结构的调整,倒逼要素投入的重新组合。按照左小蕾的说法,“新的增长动力将在增长方式转型中被释放,新的比较优势将在结构调整中形成,新的发展机遇正在我们眼前。”

  新常态下的改革释放新制度的软实力

  新结构转变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制度性障碍,新的增长动力必须突破旧的生产关系束缚,左小蕾说:“这决定了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依靠制度性的改革和创新。”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态势与十八大全面改革决定是完全一致的,经济制度的改革推动可持续增长是新常态下发展的硬道理。

  改革正在释放红利。以消费为主的增长动力推动收入分配机制的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新业态的产生推动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创新机制的改革将释放更大的新的生产力;市场配置资源推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大大提高国企、民企的竞争力,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城镇化发展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土地制度改革,都将突破农业生产率和土地要素的瓶颈,推动农业现代化迈出更大的步伐。

  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移,民营经济将显现更大的活力;“一路一带”丝绸之路的新的开放战略,将开启中国从直接投资资本流入国到流出国的转变。

  “我们必须正视新常态变化带来的新的巨大的挑战,不要‘求稳’要‘求变’,顺应规律,向从需求面到供给面的全面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方向‘求变’,向适应新常态的新结构新增长力的制度性改革的方向‘求变’,打造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使新常态成为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难得的新的战略机遇期。”左小蕾说。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