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混改或助力混业经营 大金融后市补涨?

2015年06月18日 07:44 来源:一财网  参与互动()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交通银行混改的落地也引发市场对大金融二级市场的遐想,“银行股存有提升估值机会”成为业内一致观点,券商和保险板块综合政策面受益、业绩支撑稳固以及前期滞涨等多重因素,或存有补涨机会

  交通银行(601328.SH)深化改革方案获批打响头炮,这无疑拉开了银行业混改大戏的帷幕,其示范作用不仅在于推动银行业改革从散点式迈向立体化。有分析指出,金融混业的到来或将推动银行、券商、保险三大行业内的相互并购浪潮。

  交通银行混改的落地也引发市场对大金融二级市场的遐想。“银行股存有提升估值机会”成为业内一致观点,券商和保险板块综合政策面受益、业绩支撑稳固以及前期滞涨等多重因素,或存有补涨机会。

  混业经营仍存障碍

  6月16日晚间,交通银行一纸公告书引发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该公司公告称,深化改革方案获批,将探索引入民营资本、高管层和员工持股制度、完善授权经营制度、推进事业部制改革等。

  市场普遍认为,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代表,交通银行率先推出的改革方案超出预期,其方案覆盖市场高度关注的敏感领域,对其他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推行类似改革方案提供了示范,打开了空间。

  在这场被称为银行业的“二次革命”中,中国银行(601988.SH)和建设银行(601939.SH)有望接棒的消息迅速在市场传播。

  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推进,银行或收购券商,以至混业经营有所突破。今年3月份,证监会方面证实正研究向银行发证券牌照,混业经营是未来金融大趋势,已成为行业共识。

  市场人士认为,客户规模、资本实力均占优的银行可以通过参股或收购方式迅速进入券商领域,不过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还需要修改《商业银行法》,涉及面较大,落实还需较长时间,短期内对银行业绩贡献度有限,但中长期来看将彻底改善金融行业生态,银行可充分利用其广泛的客户基础,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目前市场上,平安集团和光大集团对于混业经营有一定的试水。但一资深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现在国内仍是分业监管体制,对各金融业务之间的交合存有阻碍。

  从券商行业的基本面情况来看,2015年A股成交量暴增,同时以两融和股权质押为代表的资本中介业务将成为证券公司重要的盈利增长点;此外,新三板的繁荣带来机会,未来代客理财、注册制、衍生品业务等均为尚未开发的黄金地。从该行业一季报情况看,券商企业业绩普遍出现大幅增长。

  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截至2015年4月,保险公司总资产为1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54%,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8.8万亿元,占总资产的82.37%,行业净资产规模1.52万亿,较年初增长14.30%。

  中银国际方面认为,保险行业未来一段时期内政策层面的利好方向不会改变,政府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去培养居民的商业保险意识,未来商业保险会在医疗、健康、养老等方面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市场将不断扩大;伴随着投资政策的不断放开和低利率环境预期,上市公司将更多的参与国家战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优先股、长期股权投资等方式来提升长期投资的收益水平。

  大金融板块或补涨

  交通银行混改即将落地的消息传出之后,该行6月份已出现3次涨停,6月1日至6月17日累计上涨37.25%。多方观点认为,交行混改落地将为银行业的重要催化剂,看好银行业在体制机制变革推动下提升估值机会。

  据了解,目前银行板块市盈率不足8倍,市净率约1.3倍,显著低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水平。国金证券马鲲鹏认为,今年之内板块向上空间约50%,对应1.8倍15年PB,而2007年牛市,银行市净率为6.02 倍,目前具有明显的优势。

  广发证券方面认为,除混改这一催化剂外,后续存贷比考核取消和货币政策继续宽松有望持续催化银行板块,债务置换、资产证券化加速银行风险释放出清,银行业混业经营、业务分拆经营等系列金融改革重塑银行估值体系。

  从非银金融业务中的券商和保险板块来看,这两个板块均有一定的滞涨。券商板块的股价与其业绩高增长形成较大的反差,年初以来该板块涨幅为15.23%,保险板块同业也是典型的滞涨板块,年初以来涨幅为13.71%。

  对于保险行业,有观点指出,上市公司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都保持一个良好的增长,为股价提供了很好的支撑,P/EV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区间,是一个适时介入等待蓝筹行情的阶段。

  在市场一片对金融板块的子行业表示看好的同时,上述资深机构人士则认为,“大象起舞”不容易,面对负债高企、实体经济不景气等情况,仍担心存有金融风险。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