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反省台湾灾情:“避免雨过天晴就扔伞”

2012年06月14日 08:4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台湾全岛陷入豪雨灾情,此时救民于水火当然是首要之务。救灾的同时,也有媒体、专家开始分析天灾、反省人祸,以免雨过天晴就扔伞,以致大雨年年肆虐,百姓年年受灾。

  中华民族向有人溺己溺的传统,更何况“滔滔中有你有我”。此时,有关主管部门和专家应加强防灾抗灾的经验交流与研究合作,这样的工作将造福人民。

  台湾“内政部长”李鸿源呼吁尽快制定防灾地图,全面调查地质情况,把可预见的灾情地区标注出来,经评定已不能住人的地区实行迁村。重点地区列为红色警戒区域,平常可以住人,雨量达到某个数值就提前疏散。地图既可用于避难、防灾、救灾,也可为土地规划作参考。

  李鸿源这种治本的思路确有一定道理,每次灾后,安置人员、恢复交通、建起新村后,如果救灾工作就胜利结束,至于造成灾情的地质脆弱、用地不当、人为错误,没人追究,那么下次大自然一变脸,灾情照来,人们陷入受灾、救灾的痛苦循环之中。

  防灾需要法规的保障。危墙不立、危地不居的道理很浅显,但是,确立危地、限用土地、禁用土地、迁村等,如果没有法源保障,很难执行。此次台湾水灾暴露出莫拉克风灾中已成危地的一些村落至今仍然有人聚居,因为迁村困难,基层只得放弃。有专家投书媒体再次呼吁防灾立法,有了法条就可强制执行。

  台湾此次雨灾还显示,同样是受灾,如果地方政府平日防灾意识强,灾情来临时反应快,如封路封桥、撤离村民、设立防灾中心、及时停班停课等,损失就小;反之,平日缺乏忧患意识,没有准备,而且等上了班才投入救灾,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就比较严重。所以事在人为,自然灾害现在已不是百年一遇的新鲜事,常备不懈才能临危不险。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为莫拉克风灾灾民重建的新居经受住此次豪雨的考验,令人受到鼓舞。住在新村里的居民对着记者的镜头说:“住在永久屋,比较安全啦!”这是对救灾工程最好的验收。这也提醒所有参与灾后重建的人,不能沽名钓誉应付了事,因为灾难再来的时候,大自然会再次验收你的工作,合格与不合格一目了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陈晓星

【编辑:王义铭】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