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海峡论坛架“心”桥 两岸和平新发展

2012年06月26日 10:3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第四届海峡论坛为两岸同胞架起一座“心”桥。短短一周时间,两岸同胞相聚福建,上万名台湾同胞走上这座桥,平等交流,良性互动,汇聚民意,累积共识。五大版块29项活动举办的如火如荼,两岸同胞一起逛庙会,祭“国姓爷”,“谈婚论嫁”,论道共同家园,商议两岸乡镇交流合作,到处呈现着浓浓的乡情、友情、亲情,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笼罩着第四届海峡论坛。

  两岸交流迈上新台阶

  今年海峡论坛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两岸交流呈现新的舆论氛围,且有加速之势。海峡论坛如今已经举办四届,年年交流都有加速之势。第一届举办活动18场,今年增至到了29场。而且海峡论坛每一年都有新的主题,每届论坛都会带给民众新的惊喜。让人感到高兴的是,论坛涵盖面之大之广也是一届超越一届,从经贸、旅游、科技、农业、宗教、出版、物流、医药、文化到婚恋、育儿等,每届都给两岸同胞带来新的惊喜。论坛活动也由大方面延伸至小细节,由经济、文化融入到点滴生活。使的交流逐年增多,可谓一届高过一届,一年超越一年。例如本届新增的“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和同期举办的的其他6项活动,就是突出的说明。再加上本届5大板块活动,使得本届海峡论坛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的跨越,也为两岸同胞兑现谋福祉的承诺,铺就了一条夯实的两岸和平发展之路。

  两岸交流进入加速阶段

  为期一周的海峡论坛期间,共同家园论坛、海峡两岸商会经济论坛、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海峡物流论坛、海峡金融论坛等区域和行业交流合作活动相继举行,这些繁花似锦,眼花缭乱的大交流,进一步深化两岸区域间、业界间对口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贸互惠、共同繁荣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本届论坛上,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有地质灾害、农业、船舶、海洋、心理、机电、信息等10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签约;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邀请海西20个城市红十字组织,组成“海峡西岸红十字友好促进联盟”,与台湾红十字组织签订合作备忘录;海峡两岸光电产业合作峰会启动,云霄与海内外客商签约合同项目40个,计划总投资132.2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两岸交流进入到加速阶段,而且合作的成效凸显,进一步增强了论坛生命力和影响力。

  加快两岸交流已成领导共识

  6月17日,第四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召开,汇聚了岛内一些主要政党的重量级人士,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格外引人注目。她是台湾第一位女性“立法院副院长”,具有岛内“民意代表”的身分,她的出席本身就显示出台湾当局对此次会议的重视程度。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并致辞,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对海峡论坛重视程度非同一般。贾庆林在海峡论坛开幕式上再次重申,将继续贯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开创两岸各领域互利合作的新局面。而会上由国台办主任王毅宣布的多项具体惠台举措,显示出大陆领导人通过加强交流不断凝聚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共识,让更多的台湾基层民众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也已经将加快两岸ECFA后续协商提上了议事日程。由此可见,大力推动两岸交流迈上新台阶,再创新高峰,显示了两岸的决心与信心以非同一般。

  两岸和平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海峡论坛创办于2009年,而今年的海峡论坛参会人数之多、代表性之普遍都大大超越往届,本届论坛更是聚集了岛内的国民党、亲民党等各种政治组织。海峡论坛无疑为其提供了相互交流,增进了解的大舞台,发挥了两岸桥梁与纽带的作用。通过交流互动,两岸人士进一步化解了误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和谐,实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局面。尤其第四届海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特别是四届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标志,象征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一轮高潮即将到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可以预期,在海峡论坛的感召下,两岸民众必将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中华民族走向完整、统一、复兴史上,撰写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中国台湾网网友 赵虎启)

【编辑:王义铭】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