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龙海白礁慈济宫:海峡对岸三百年的遥拜(图)

2012年08月14日 11:55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龙海白礁慈济宫:海峡对岸三百年的遥拜(图)
    “白礁”就是海峡对岸的白礁慈济宫,位于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是闽台保生大帝庙宇的祖庙。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一是郑成功率师登陆台湾的纪念日。当天,由花车和歌仔戏班组成的谒祖行列就会聚集在台南学甲慈济祖宫,一起前往头前寮将军溪寻根谒祖,遥拜海峡对岸的龙海白礁慈济宫,同时高诵“上白礁”祭文。“上白礁谒祖祭典”延续300多年,从未间断。

  “白礁”就是海峡对岸的白礁慈济宫,位于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是闽台保生大帝庙宇的祖庙。宏伟巍峨的皇宫式建筑规模、古色古香的艺术格调,以及常年旺盛的香火供奉,令其有“南方故宫”之称,也是大陆首批涉台文物。

  保生大帝俗名吴夲,出生在白礁村的他,从小便立志发奋学医,后来救死扶伤不计其数。相传宋仁宗的母亲曾患重病,久治不愈,只好在民间广征良医。浪迹江湖的“赤脚大仙”吴夲揭皇榜治恶疾,仁宗欲封他为御史太医,吴夲婉言谢绝:“吾志在拯救苍生,荣华富贵非我所愿。”仁宗挽留不住,就封他为“妙道真人”。吴夲去世百余年后,南宋高宗皇帝听闻他曾治好老祖宗的病,于是便特命使臣前往督工,在吴夲故乡白礁村龙湫庵原址重建了一座双层宫殿式庙宇,赐名白礁慈济宫。

  明朝末年,郑成功带兵东渡收复台湾。当时白礁乡的300多名青壮年组成先锋军,随郑成功渡海驱逐荷兰侵略者。出征前,将士们纷纷到白礁慈济宫包上一撮儿香灰,带在身上祈求神灵保佑,并将宫里另一尊保生大帝神像(即“二大帝”)请上船头,随军东渡。农历三月十一,郑成功军队在台南学甲镇头前寮将军溪安全登陆。部分将士在此定居,并建“学甲慈济祖宫”供奉保生大帝神像。为了让后世“不忘白礁乡”,学甲慈济祖宫前面还特意地建造了一座白礁亭。这座学甲慈济祖宫便成为后来台湾各地祀奉“保生大帝”庙宇的开基祖庙。

  1928年,台湾歌仔戏班“三乐轩”不愿当亡国奴,千里迢迢到对岸白礁慈济宫祭祖,并于农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的诞辰纪念日,首次在大陆白礁慈济宫前上演台湾歌仔戏,自此拉开了台湾歌仔戏在闽南地区流行的序幕。翌年,台湾青年谢和美在台南学甲慈济宫《沿革碑记》上刻上“我台人士祖籍均系中国移来”的字样。这块《沿革碑记》于1929年“上白礁”祭奠前夜被竖立在学甲慈济宫里。

  明末至今,保生大帝在台湾的分灵庙发展到300多座,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台南学甲慈济宫和台北大龙峒保安宫。1989年,台湾保生大帝联谊会第一届会长周大围先生率着台湾数位信徒,从香港转机到白礁,开创两岸自1949年分割以来台湾信徒回乡祭拜保生大帝的先河,并组织募捐重修白礁祖宫。白礁祖宫为感谢周大围先生做出的贡献和血脉之情,在其去世后,专门立一个塑像在宫里,供后世景仰。

  2008年11月16日,龙海市举办了首届保生大帝文化节,台湾各地200多家保生大帝庙宇代表,与大陆各地信众代表上万人齐集白礁,追思先人,共同弘扬保生大帝文化。近年来,两岸慈济文化交流往来日益活跃,每年到白礁慈济祖宫进香的台湾朝圣团都有几十个,而海峡对岸的“上白礁谒祖祭典”也是年年不断。

  本报记者 陈梦婕

  通讯员 王和春 胡勇钦 李胜武 文/图

【编辑:王义铭】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