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口语达人”:我教人说对的话、好的话

2012年08月20日 10:42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长达20年的电台DJ生涯,让王介安看尽华语流行音乐的兴衰起落,也对台湾娱乐圈生态观察入微。广播媒体的职业训练,更让王介安对“口语表达”的意义有着相当深入的体悟。他以资深媒体人的身份“说而优则教”,自创了GAS口语魅力培训课程。今天,导报记者电话连线王介安,与这位媒体界前辈聊一聊那些关于娱乐圈、关于“说话”的事。

  我教人说对的话、好的话

  导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近年来,您似乎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在台湾各地演讲,都是口语表达相关的吗?为什么想要做这样的事?

  王介安(以下简称王):口语表达和创意行销两方面都有。其中口语表达方面,我做了非常多的市场调查,发觉现在的职场上班族表达能力出了问题。我的EMBA论文主题就是“台湾职场工作者口语传播障碍类型之研究”。于是我创办了GAS口语魅力培训课程,希望教给大家正确说话的态度和方法。

  记:通过这样的课程,您希望传达什么讯息给听众?

  王:你知道,口语表达障碍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逻辑思维能力。现在的上班族在与同僚、上司沟通的时候,经常发生词穷、语速过快等问题。语气的运用也不对,想表达诚恳的意思,结果让人听来像在讽刺。一个人的口语魅力,是与职涯升迁正相关的。重视口语表达、重视口语魅力,可以让生活更快乐。我想传达这样的概念给大家。

  记:现在是网路时代,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原本的人际沟通变少了。青少年的沟通能力没有得到训练、培养;成年人的沟通能力也有退化的迹象。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王:这种情况台湾也一样。像台北,几乎任何地方都可以无线上网。网络的普及造就了“宅一族”,他们的任何沟通都只能在网络中进行,想一想很可怕。这种情况之所以影响沟通,是因为“分享才会有思想”。语言是有温度的,我们面对面沟通,语言本身能与眼神、动作一起传达人的思想,并即时引发对方的反馈。这些特质,文字表达是没有的。虽然我们不能很极端地去抛弃网络,但仍然应该重视传统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影响人很难 引导人容易

  记:以前有博客,现在变成微博,字越写越少。现代人用于阅读与写作的时间也少得可怜。您以前写了那么多书,近来有打算推出新的作品吗?

  王:我还是想要在口语表达领域,与出版社合作进行深度的耕耘。希望能影响更多人走进阅读领域,提升自己对世界、对环境的 “理解力”。阅读的一个特质在于,你能感受到不同人的笔触。这些细腻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感知能力大有裨益。

  记:您是资深的媒体前辈,您积累的经验也是媒体、演艺界的财富。未来对自己的工作方向有哪些规划?其中有没有跟大陆密切相关的?

  王:不管是口语魅力培训还是主持节目,其实有机会的话我都愿意在大陆发展。全球华人无国界,我希望能够服务全球华人。其实现在我每年都还有一到两个月时间在加拿大,在那边做中文电台的call-in节目。

  对我来说,影响人很难,但引导人相对容易。我愿意继续在媒体工作及口语表达领域努力,对流行音乐、对更多人的生活产生正面的影响。

  歌唱梦想需要“供养”

  记:您有二十余年的媒体人经历,本身还是金钟奖最佳主持人。台湾的电视节目 (特别是综艺类谈话节目)席卷大陆,年轻人受到的影响颇大。您怎么看待这种状况?

  王:这种谈话节目的兴盛,与台湾的媒体生态很有关系。2300万人口的台湾,有300多家电台,观众能看到100多个电视频道。在广告并不多的情况下,一个节目如果花大成本去做,就会有生存压力。谈话类节目成本小,又能满足人类窥视他人隐私的本性,搞笑的话题也成为大家“解压”的重要途径。

  记:像《康熙来了》这样的热门节目,也有它的生命周期吗?

  王:电视节目的生命,其实是由观众决定的。台湾有阵子做菜、灵异节目很多,但后来慢慢也都被淘汰了,因为大家看多了觉得无聊。所以我还是强调做节目要推陈出新,走在别人前面。

  记:跟综艺节目相关的情况是,现在新出道的艺人,很多直接做通告咖,专心唱歌的人没有那么多。您也是出过片的歌手,这种情况只是大环境使然吗?

  王:台湾现在的通告艺人,比较像是娱乐圈的“上班族”。歌手在形象方面,与通告艺人还是有一定区分。当然,现在出唱片就好像是艺人的名片,但只有名片是不够的。专心唱歌出唱片赚不到太多钱,情况就变成大家要用其他的事业来 “养活”唱歌的梦想。台湾有的独立乐团,平时都在教人弹吉他、卖乐器,这样来维持生计。

  记:从整合行销传播角度,有什么可行的方式来推动流行音乐发展?

  王:现在的音乐很多元,行销模式也各不相同。唱片行业受到网络知识产权不完备的冲击,歌手经常需要以演唱会等商业模式来生存。另外对网络社群的重视也是整合行销的重要部分,台湾歌手对脸书的经营就是很明显的体现。(记:对,台湾歌手也很早就开始在大陆微博活跃。)

  记:娱乐圈生态的另一个特点是各种选秀节目的流行。像大陆,每家卫视几乎都有自己的选秀节目。对很受关注的选秀明星来说,他们想要成为真正成功的艺人,最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

  王:选秀节目追求的是“好看”的娱乐效果。其中吸引观众甚至感动观众的,是那种人情味。比如眼泪、狂喜等充满戏剧张力的元素,也就是我们说的吸引眼球。但是要成为发片歌手,需要回归音乐本身。音乐创意、行销概念,都需要动脑筋。

  另外,你的声音有没有特色、你有没有人格魅力,都会影响你被市场认可的程度。像台湾的萧敬腾,就是选秀出身的艺人。但他那种撕裂质感的唱腔、清新腼腆的气质,都很有个人特色,所以他就比较红。(燕子) (《海峡导报》)

【编辑:丁文蕾】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