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通婚大方化:不必再"又岂在朝朝暮暮"聊以自慰

2012年10月19日 13: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通婚大方化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刚到台湾时,我甚至不敢让孩子叫我‘妈妈’,只能让她称我‘阿姨’。”

  20年前,卢月香从福建嫁到台湾时,先生已有一个8岁的女儿。“当时嫁过去的姐妹很弱势,不仅工作等权利受限制,连平时和邻里男士打招呼都可能惹人非议。民众眼中的‘大陆妹’是卖淫、贫穷、假结婚的代名词。有的人娶了大陆女子不愿让外人知道。”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卢月香语气沉重。

  卢月香见证了一个时代。1987年开放探亲后,促成了两岸隔绝多年后第一批跨海婚姻——“老兵婚姻”。据统计,当时健在的台湾老兵约1.2万人,有7939人娶了大陆新娘。这些婚姻多表现为“老夫少妻”。老兵通常比大陆新娘大三四十岁,多是孤苦无依、在岛内成家困难者,双方感情基础薄弱。

  尽管艰难,但此时两岸有情人已窥见一线曙光,告别“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时代。卢月香入台那年,两岸在对话中达成了“九二共识”。

  此后多年,两岸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即使在“台独”势力抬头的年代,两岸通婚依旧,但以陆女嫁入台湾为主。2002年,仅广西桂林、柳州、南宁三城市就结成1300多对两岸夫妻,其中只有两对大陆一方是男性。“当时的涉台婚姻多为中介搭桥成婚,男女双方认识和相处时间短,嫁出的大陆女子再婚者比例较高。”卢月香说。

  2008年,两岸关系迎来历史性转折。两岸“大三通”让曾经的“咫尺天涯”变为“天涯咫尺”,有情人不必再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聊以自慰。台商、台生等纷纷“登陆”,各种交流活动纷至沓来。

  越来越多的两岸民众在热络的交流中擦出爱的火花,两岸婚姻逐渐走向常态化。在北京学医的“80后”台籍博士生邹易良与大陆“90后”太太朱月华是在商场购物时认识的。谈起跨海婚姻,邹易良说,“爱情不应受地域限制,喜欢就要勇敢去追求。”身在台北的父母对他娶大陆太太“举双手赞成”。

  对于两岸通婚的变化,卢月香表示,大陆地大物博,将吸引越来越多台湾青年过来做生意、甚至定居、结婚生子。“台湾社会对大陆配偶的观感也在逐渐改变,大陆新娘的贤惠、能干得到认可。两岸婚姻年龄结构更趋合理,相识渠道趋于多样。”

  在大陆从事涉台婚姻法律实务的的台湾律师邱冠魁则认为,“两岸同宗同语,文化与生活习惯差异相对较小,并且大陆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民众素质在不断提高,两岸婚姻的未来将越加光明。”

  随着交流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台湾女性开始倾心大陆男子。2010年的一项统计显示,陆女嫁台男与台女嫁陆男的比例已接近7:3,且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后者比重未来会有激增。如今,孟广美、陈玉佳、大S、刘若英、吴辰君等台湾知名女性与大陆成功人士喜结连理已不再是个案,过去陆女嫁台男的单向交流正在转变为包含“台女西进”的双向交流。

  悄然间,婚姻已成为“两岸三通之外的第四通”,民政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两岸婚姻已超32万对,且每年以1万多对的速度在增长。

  然而,两岸婚姻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大陆配偶在台受不平等对待的问题却尚未完全解决。对此,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蒋月表示,“公共政策应当更多地鼓励(而不是限制)社会融合。台湾当局应当尽快修改限制大陆配偶的相关政策,提供更多途径帮助大陆配偶更快地融入主流社会。”两年前,卢月香在台湾成立中华生产党,致力于为在台“陆配”争取平等权利。

  “现在两岸通婚自由,但结婚登记还较繁琐,有些朋友对婚前开具各种证明望而却步。”邹易良吐露了部分台胞的心声。令人欣慰的是,大陆民政部今年成立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在服务两岸民众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两岸婚姻常态化。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会长窦玉沛日前表示,两岸婚姻家庭作为连接两岸同胞的血脉纽带,延续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根脉,传承着炎黄子孙的共有印记。

  两岸通婚20多年,历经风雨坎坷,纵使“陆配”在台权利还受到一定限制,但两岸婚姻从“带有功利性”走向“大方化自由恋爱”却是不争的事实。诚如卢月香所言,“有感情基础,双方都将更容易地融入彼此所在的家庭和社会,两岸婚姻也将更加美满。”(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