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木兰从军"因何成风?女兵不再不如男

2012年11月27日 14:08 来源:福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图为台湾陆军特战单位去年在新竹湖口展示陆空联合立体操演,女性士官兵全副武装最受外界瞩目。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台湾军队即将转型为募兵制,不料今年的招募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与男兵招募严重缺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生报名参军非常踊跃,原本计划招收800人,却迎来5000人报名应征的火热局面。一时间,“木兰从军”的新闻频见报端,台军中的女军士官也再次成为舆论关注对象。到底这股“木兰从军”风潮从何而起?台军女兵的待遇和职业前景又如何?女兵比例上升又会对台军产生哪些影响?记者电话采访了台湾少有的女军事评论员田金丽,请她来一一揭秘。

  观念转变 女性看中军职稳定有保障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国防部”原计划今年招募15000名志愿役士兵,其中女兵为800人。但台湾适龄男生似乎对从军不太感兴趣,至今募到的男性兵员只有原计划的一半多。而女兵这边的情况却异常火热,因为女生报名太过踊跃造成竞争激烈,台军最终破格招募了891名女兵。这件事被台湾媒体大量报道,近日形成一股“木兰从军”风潮。

  对于女性从军的热烈场面,台“国防部”发言人罗绍和认为,女性接受自我挑战意识升高,为证明自身能力,她们愿意走入军中。据田金丽观察,台湾女生现在从军意愿升高,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从现实情况来说,现在景气情况并不好,有工作需求的女性,很容易看中军队工作稳定有保障的性质。”台军对女兵的薪酬及津贴等有明确规定,相对还是比较有吸引力。

  另外,内外环境的改善也是促使台湾女生愿意从军的诱因。田金丽告诉记者,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女性也可以出现在军队这种传统的男性领地”已成为大众观念上很可以接受的事情。另一方面,即使是相对封闭的台军,近年来也已经变得可以适应女兵的存在。“台军中的女军士官现在已经超过3500人。对现在打算从军的女生来说,她们已经有很多前辈。军中两性相处的气氛,也已经过一定磨合。”无论是出于外界压力也好,内部监督也罢,台军中女兵的生存环境比起从前已经大为改善。

  站上一线 女兵不再是“军中花瓶”

  据“立委”薛凌的资料,女兵体能不如男兵的刻板印象,近年来也在悄悄被改变。《联合晚报》新闻曾报道,在新版“台军基本体能讯测”中,3000米跑步项目中男性合格率远低于女性,“2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成绩,男性也不如女性。

  对此,田金丽觉得相当自豪。据她介绍,台军早年也有女兵,但基本都不在作战、指挥体系。早年女军士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隶属于陆军的女青年工作大队,都不是正统军校毕业,主要从事宣教、医护及劳军等工作。这个部门2005年已经被裁撤”;而另一种则是“政治作战学校”毕业的女学生,主要从事的也是行政、心理辅导等“比较安定的行政职位”。在田金丽看来,这个阶段的女兵其实都可算是“军中花瓶”,即使有柴惠珍等几位女将军,也都不在“一线”。

  直到近年,台军高阶军官中的女性才越来越多。“陆军的女排长、女连长不在少数;海军也有谢艾洁、林美菁这样的女舰长;空军则有开运输机的女飞官。”田金丽称,“虽然她们多少还会受到家庭等因素掣肘,但已经完全不是以前的花瓶角色了。”

  性别平权 女性从军需打破“玻璃天花板”

  走入台军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同时伴随的,似乎还有各种与职业发展相关的问题和困扰。虽然台军屡次澄清女兵在军中表现很好,但对提升女兵比例、女性进入主要战斗岗位等问题,似乎始终存在各种杂音。对此,田金丽强调,并不是婚姻与家庭拖累了女兵,这种看法本身就是一种性别歧视。“在落实性别平权方面,台军的确有加强对男军士官的教育,大致来说还OK。但到了晋升的关键时刻,女性还是因性别受到影响。”田金丽认为,军中的两性平等,需要由两个方面来推进。整体环境对女性从军仍然存在不友善的地方,与女性从军相配套的保障措施不完备,潜在的歧视导致了女兵晋升时的“玻璃天花板”。“另外女性也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充分考量从军要面对的困难和压力。不然即使站到了一线,却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最后,对于台军中女性比例的上升争议,田金丽觉得“这其实不是一个问题”。她认为,男性兵员既然招募不足,那就刚好顺应“精实案”裁军,“现代战争并不是在拼人力多寡”。与此相应,女性在体能上的弱势也已经不是绝对的问题,“台军女性比例提升不是坏事”。

【编辑:王栋】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