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评:台公务员考试何以现“科学发展观”争议?

2013年01月29日 13:47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近日,在台湾公务员初考科目中,出现有关大陆“科学发展观”的考题,引起岛内议论。华广网28日刊载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学博士伍湘陵的评论文章分析考生出现质疑的原因和背后反应的问题。

  全文摘编如下:

  近日,在台湾公务员初考科目中,出现有关大陆“科学发展观”的考题。考后部分台湾考生质疑“考题不适当”,抱怨与台湾毫无关系,而另一部分考生则反映,题太难,根本不知道如何作答,由此建议送分。但台相关考试部门解释,命题方面,去年10月就公布了公务员初考的科目命题大纲,其范围就包括“世界主要政治意识型态与两岸关系”,上述题目并未超出命题大纲。既然考试大纲早已公布,为什么考生还会出现质疑,这背后究竟又反应了什么问题?

  何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提出,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在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写入党章,并在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正式列入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与台湾是否有关?

  关于有台湾公务员考生质疑,所设有关科学发展观考题与台湾毫无关系,那到底是否有关系呢?作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当前两岸和平发展的格局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的,比如科学发展观中强调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其中就包括以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与最大利益为根本指导方针来处理两岸事务。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未来两岸关系如何处理?如何发展?两岸如何弘扬中华文化等众多关切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而这一重要讲话阐明的重要思想就是中共中央对台方针政策不断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对台工作的典范。当前两岸在经贸、教育、文化等众多领域都实现了大交流,并呈现出两岸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局面,两岸这种大好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实现的。由此可以说,科学发展观与两岸关系处处相关。

  台湾考生为何不了解科学发展观?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持续向好发展,其中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最为迅速,并取得了众多的突破性成果。在刚过去的2012年,两岸交流规模稳步扩大。根据相关统计,全年台湾居民来大陆534.02万人次,同比增长1.47%;大陆居民赴台263.02万人次,同比增长42.56%。大陆居民赴台旅游197万人次,同比增长57.5%。而两岸贸易投资在2012年也是在全球环境不景气的状态下逆势稳步增长,贸易额达到1689亿美元,同比上升4.3%;1至11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988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5.6亿美元,同比上升31.2%。另在文化交流领域,2012年两岸实现了主题多样的文化交流,其中遍及文学、民俗、美术、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领域。近年来两岸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交流都有大幅推进,但惟独在政治领域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台湾考生对科学发展观不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两岸缺少一个政治性议题对话的常态化渠道。当然从去年开始,两岸已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场合开始试探性进行非正式政治对话,以积累共识。从目前台湾考生反映出的问题来看,两岸如果缺少政治对话,那么两岸交流始终是不完整,同时也是缺少保障的。

  总的来说,台湾公务员考题现“科学发展观”争议,其背后有诸多现实与历史原因,但两岸缺少政治性对话肯定是其影响因素之一。两岸在当前交流的基础上,应不断积累互信,同时发挥两岸同胞的共同智慧,创新交流方式,循序渐进实现有关政治性议题的对话和协商。两岸进行政治性对话,是两岸同胞彼此增进理解,积累最大共识的关键。(本文作者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学博士)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