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聚焦:台湾,景气回暖年味浓

2013年02月07日 08:3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来来来,尝一下,买一下啦,云林的花生,南投的梅子。”工读生一边将剥好的花生塞到顾客手中,一边卖力招揽顾客。春节将近,台北著名的年货大街迪化街,人潮汹涌,买卖两旺,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经济不景气,台湾民众心头郁卒。近来景气回暖,虽然荷包不如以往殷实,但是年货还是要买。春节期间,家人团圆,吃年菜,叙契阔,互相打气,期望蛇年带来新希望。

  为了方便人们采买年货,台湾各地都设年货大街,比如台中市的天津路年货大街、高雄市的三凤中街。在台北,除了迪化街,还有滨江街,虽然名气没有迪化街大,但是年货种类更齐全。除南北杂货外,还有生鲜食材、花卉盆栽,吃喝用度,一应俱全。为了便利民众前往年货大街购买年货,各地都会开通来去年货大街的免费接驳公交车。

  过年少不了摆花,台北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内湖花卉批发市场,从2月5日到2月8日下午4时,接力开张不打烊,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前去购买各种各样的花木。店家说,客人买得最多的是福兰——一种蝴蝶兰,寓意福来。其它如凤梨花、百合花、金桔、开运竹、发财树等寓意吉祥、财运的花木也十分抢手。

  过年,少不了贴春联。台湾各地因此就举办了各种写春联、送春联的活动。许多岛内知名的书画家与书法爱好者泼墨挥毫,写下佳句及“春”、“福”等字,当场送给民众。各大百货公司、商场也张灯结彩,以往舒缓、悠扬的西洋音乐换上了欢乐、喜庆的中国丝竹。为了招揽客人,商家还推出了各种商品福袋和抽奖活动。

  有趣的是,大陆人喜欢趁着年节结婚办喜事,台湾几乎没人在春节期间办喜事,多半会选在年前。请教台湾民众,答曰,俗话说,有钱没钱,娶个老婆好过年。

  敬天法祖,慎终追远,台湾民众一直以来保有中华文化的传统。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洒扫庭除,除夕当天,家家户户都会祭祖先、拜天公。中国人年节重视合家团圆,台湾民众也是如此,除夕那天,虽然电视台没有春节晚会,虽然燃放爆竹的情况也不如大陆热烈,一家人围炉守岁,共享亲情,闲话家常,胜却人间无数。大年初一到宫观寺庙抢头香,初二女儿回娘家,初三、初四走亲访友互拜新年,初五开市迎财神。过年自有一套规矩,大家都会大致遵守。

  台湾年俗来源于大陆各地,尤其带有浓厚的闽南色彩。除夕之夜,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游子也要回家。全家人围着桌子吃一年之中最丰盛的菜肴。以往吃年夜饭时,餐桌下会置一火光熊熊的烘炉,炉边置一些铜钱,以示温暖如春,财气旺盛。如今这个烘炉已经被火锅替代。除夕围炉时所吃的年菜多有象征意义,比如一定要吃鱼,寓意“年年有余”;一定要吃芥菜做的“长年菜”,寓意“长寿”;要吃“韭菜”,吃的时候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不横吃,不咬断,寓意“久久长长”。因为闽南人将萝卜叫做“菜头”,所以年菜必定有萝卜,寓意“好彩头”。闽南话里,“鸡”与“家”谐音,所以年菜还有“鸡”,表示全家福。除夕还要吃“蚶”,取其繁殖力强之意,吃完后蚶壳要放在床下,表示会生蚶子蚶孙。此外,还要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因为丸与元谐音。虽说水饺原本是北方人在大年夜的必备菜色,由于形状像元宝而有“招财进宝”之意,水饺也成为台湾家家户户重头戏,以应景并讨吉利。

  年夜饭吃完之后,年长者要给年少者“压岁钱”,然后全家围坐在炉边,说说笑笑,通宵不眠,谓之为“守岁”。据说如此可以祈求双亲长寿,所以又叫“长寿夜”。“不睡”的闽南语是“不睏”,而“睏”与“困”谐音,所以“守岁”也是静待一个“不困穷”的新春来临。过去,年夜饭都是家里长者亲自烹制,如今考究的人家还是自己准备,一般会有12道菜。如今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选择从饭店买全套年菜回家,或者干脆选择在饭店除夕围炉守岁。

  春节期间,正是台湾樱花、杜鹃花盛开的季节,很多台湾家庭也会出门“走春”,武陵农场、初鹿牧场、阿里山、日月潭、关仔岭、阳明山都是热门景点。一家老少,沐浴在和暖春阳之下,欣赏着美丽的花朵,这一刻最幸福!(本报记者 吴亚明 李炜娜)

【编辑:郭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