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博弈带动观光是文化创意走入瓶颈的征兆

2013年02月22日 10:14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台湾马祖博弈区今日成为热门话题,支持者认为博弈非赌博,也能带动当地观光旅游。台湾《立报》20日发表社论文章指出,博弈跟观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以博弈来带动观光的思维,更是观光、文化创意走入瓶颈的征兆。

  社论摘编如下:

  博弈的话题最近颇为热门,前有马祖宣布要促成福州马祖的“一日生活圈”,来推动马祖成为两岸的博弈特区,紧接在后则是鸿海董事长主张要将淡水发展成为博弈特区。

  博弈在台湾是个尴尬话题,澎湖、马祖举行博弈公投所引发的关注就是典型例子。反对者认为此事等同于“赌”;倡议者则认为博弈非赌,而且还能将人潮转向到观光,进而用血拼带动经济,也就是在这种思路之下,近日已经将事业版图延伸到电脑购物卖场的制造业大亨,才会义正词严的急着为博弈正名。

  不论“博弈”跟“赌”之间的差别是微言大义或是天差地别,现实的状况是,台湾想要借由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地利之便,来吸引大陆游客的想法,未必能实现。至于要以博弈来带动观光的思维,更是观光、文化创意走入瓶颈的征兆。

  台湾向来自豪于本地的观光特色,从小吃、美食、夜市,甚至人情味,近几年搭上本土意识的潮流,这种带有些许乡土情怀的“台湾特色”的独特性被不断放大,几乎已经到了自我陶醉的程度。再加上,媒体推波助澜,将大陆游客、国外旅客的正面经历放大处理,似乎台湾真是个充满人文、深情、美景的地方,完全无视于台湾的许多“特色”,放进东亚、世界的比较范围时,这类独特性却并不怎么突出,甚至对于来自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民众,仅有一些猎奇乐趣的吸引力。现实却是残酷的,外国人士虽然对于小笼包等小吃颇有好评,甚至被列入来台观光务必品味的清单中,但是此“小吃”却仅限于特定几家有门市店面的餐饮业者,而且,夜市等平民化的美食集散地,则罕见到外籍人士,这一点只需要到各地夜市晃一晃即可知道。

  类似的例子则是台北的光华商场,尽管被描述为科技宅男的圣地,号称是日本秋叶原的台湾翻版,具有某种独特的文化品味,政府也宣称要以此发展具有特色的电子产品大型卖场。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当地罕见到台湾人以外的消费族群。

  对于博弈带动观光的论述主流,几乎都会强调博弈与赌博的差异,以及强调人潮带动金流的效应。但是,从实际的状况来看,观光与博弈几乎是两个消费群,有不同的消费喜好。而且,其他国家与地区几乎都是用专区的形式将“赌”框限在特定的空间内,一方面是借此塑造光明、上流的形象,来跟线上下注、购买彩券作一个区分,另一方面则是防止博弈对于道德、治安的冲击溢出到其他区域,来降低负面效应。但是,博弈终究不等于观光,澳门、拉斯维加斯是最典型的例子,博弈所带来的消费,几乎都是在赌场周边的娱乐场所、购物中心,至于赌场以外区域的观光、经济发展,几乎与赌场呈现对比强烈的两种样貌:专区内充满热闹繁华气息,一出专区犹如进入另一个寂静世界。

  各种对于博弈的论述中,对于娱乐所可能延伸出的观光,或多或少的都存有一些期待。它的背景在于,本地主流论述中的观光、文化特色,其实并不很特别,以至于实际的运作已经进入瓶颈,再加上,大部分的讨论总没有将博弈、娱乐的特性,跟观光做一个区分。如果不能认清,博弈跟观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最终在经济的考量下,我们终究会接纳博弈这个选项。

【编辑:夏涵】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