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湾“时间银行”:储存义工时长 换取他人服务

2013年05月14日 11:08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今天我用心照顾有需要的老人,有一天当我需要人照顾时,同样会得到其他志工的温馨照顾……”

  在高龄化、少子化问题日益严峻的台湾,家庭照护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面对的难题。在这种背景之下,强调志工互惠服务的“时间银行”,被当做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引入岛内。

  时间银行,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指志愿者可将公益性的“服务时间”储存起来,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参与者登记个人的专长和才能,透过时间银行的讯息网络,互相寻求和提供服务。作为一种非经济与非对价的公益交易,时间银行很快成为国际风行的志工互惠服务。

  在台湾,最早使用类似时间银行服务模式的,是弘道老人文教基金会。他们早在30多年前,就借鉴日本经验,记录志工照顾老人的服务时数,以便这些志工年老时获得回馈或交换服务。

  台北市政府卫生局1998年推出的“天使人力银行”,也是典型的时间银行模式,该银行以失去自我照顾能力的中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涵盖换洗衣物、环境改善、陪同就医、餐饮服务等。不过,参与志工需要先接受12小时的训练,而且服务满300小时以后,才可以提领被服务时数。

  而同一年,由民间组织“老五老文教基金会”发起的时间银行,方式则更为自由灵活。他们约定,志工服务时数按点数计算,并根据难度加以区分:一般服务类型志工,每服务1小时累计1点;保健、教育指导志工,每服务1小时累计3点;居家照顾、灾害救难志工,每服务1小时累计5点……

  这个时间银行,更强调“互助小区”的概念:当亲朋好友本人或家属出现长期照护需求时,小区志工可自动提出义务服务的时段、时数及项目,减少家属的照顾负担。也就是说,除了鼓励从事公益服务的意愿外,更加鼓励志工关爱所在的小区,自发主动地提升所在小区的生活质量,使小区中的小家庭,以互助的方式变成一个大家庭。

  需要说明的是,时间银行将时间货币化之后,这些公益服务可以像货币一样存储、提取,但并不会产生通货膨胀或利息增值问题,你现在做出多少服务时数,未来就拥有同样多的被服务时数。当然,你也可以像财产转移一样,将自己的服务时数,换算成父母、孩子可以享受的被服务时数。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时间银行虽然是从海外引入的新概念,但在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自有特色,即“远亲不如近邻”、“割稻子互相帮忙”的中国传统乡邻文化。通过这种小区居民守望相助的方式,时间银行正在改变左邻右舍互不往来的社会发展弊病,悄悄恢复着“厝边(隔壁)”的互助功能,积极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而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意义尤为重要。(海峡导报记者刘强)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