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服贸协议大陆超常惠台 增两岸合作新动力

2013年07月15日 16: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7月15日电 台湾《旺报》15日刊载大陆学者文章指出,两岸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相互给予对方优惠,大陆采取了“超常惠台”的让利立场。

  解决产业空洞化机会

  文章指出,《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台湾解决产业空洞化、实现制造业升级和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服务业竞争优势的机会。目前广泛争议的中小企业为主的民生行业,也将在台湾整体获利的背景下,出现发展和转型的机会。

  文章分析,1990年代起,台湾资本向大陆转移。两岸加入WTO后,转移过程进一步加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台湾产业的空洞化,主要表现在制造业方面。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进一步开放是全球化下经济体必然面临的问题。在全球和各地区纷纷希望获得更大贸易自由的背景下,无论是防止台资企业到大陆投资还是阻碍大陆资本到台湾投资,只会坐失发展的良机。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采取何种措施,修补空洞,创造就业,拉动消费。不妨考虑:首先是进行产业重组,促进产业高层次化,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其中包括引进外资以弥补台湾资本外移所造成的空隙;其二,重点发展服务业的同时,注重发展台湾有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马英九2008年曾表示,希望台湾重点发展介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间的2.5产业。由于台湾制造业的优势及在全球产业链上发挥的关键连接作用,2.5产业确实值得投入,TRANE空调系统服务就是范例。

  增添两岸合作新动力

  文章指出,大陆经济将进一步转型,产业发展的方向从“出口导向”改为“内需推动”。台湾地区进入全球化早,服务业相对具有优势,更容易把握ECFA深化阶段的历史机会,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自由移动中获益(现阶段不包括劳动力流动)。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配合了两岸合作增添新动力的需要。从台湾角度看,通过发展2.5产业,可进一步带动先进服务业的发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维持利润也是至关重要。从大陆角度看,两岸服务合作政策可不断完善,例如鼓励台商发展先进制造业,引导台商实现从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为将来两岸技术含量高的服务业输出创造条件。

  最后,文章称两岸服务贸易谈判谈了两年多,目前的节外生枝,只是预料中的一些波折。两岸已建立紧密的产业分工体系,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在高端服务业的支撑下进一步走向全球,人为的一些障碍定会销声匿迹。(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周忠菲)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