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知名台湾问题专家吁修复蒋渭水墓园

2013年07月29日 14:5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知名台湾问题专家吁修复蒋渭水墓园
蒋渭水先生遗照(图片来自网络)

  著名台湾问题专家徐博东呼吁尽快修复台湾日据时期反殖民运动的先驱蒋渭水先生墓园,以下是徐博东文章全文:

  不久前,趁着到台北出席学术会议的机会,在好友蓝博洲先生的陪同下,本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前往台北市六张犁芳兰山,拜竭台湾抗日领袖蒋渭水先生的墓地。

  让我颇感意外和郁闷的是,这位有“台湾孙中山”之誉、在台湾近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抗日领袖人物,其墓地竟然会如此残破不堪、不忍卒睹!

  如下图所显示:墓地的入口处,仅在路边上坡的水泥墙头上,随便地钉上一块约一米长、30厘米宽的红底白字的指示牌。指示牌的下部已经变形,上书“蒋渭水先生墓园”。因为入口处紧临公路,只有一米多宽,而且两侧是密密麻麻的坟茔,乘车前往,稍不注意,车子开过去了就很难找到。我们的车子就在墓地附近的公路上来回绕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找到墓地的入口处。

  从入口处拾级而上,向右拐个小弯,只见蒋渭水墓园建在一个小山包上。令人不胜唏嘘的是,说是“墓园”,实际上与“乱葬岗”没多大差别!巴掌大的小山包,竟然建有10多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坟墓,紧紧环绕在蒋渭水墓地的周围,有的甚至就建在蒋先生墓地台阶下仅一尺左右的地方。墓地四周一片凌乱,遍地是破砖烂石、枯枝败叶!

  回到北京后上网查找,方知该墓地属于“台北市示范公墓”。

  蒋渭水(1891—1931),字雪谷,台湾宜兰人。是台湾日据时期反殖民运动的先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台湾“最精彩的一位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启蒙思想家”(马英九语)。蒋渭水的一生虽然只有41个春秋,但他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却做出了影响台湾近代历史的“四个第一”:

  其一是在1921年10月倡立台湾历史上第一个全台性的文化团体——“台湾文化协会”;

  其二是创办台湾人的第一份报纸——《台湾民报》;

  其三是创建台湾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党——“台湾民众党”;

  其四是倡建第一个全台性的工会组织——“台湾工友总联盟”。

  蒋渭水先生利用上述这四个组织,以其饱满的热情与智慧,全身心地领导台湾人民从事非武装抗争活动,捍卫民族尊严,引领台湾文化启蒙运动,影响了台湾整整数代人。他10多次入狱坐牢,积劳成疾。

  1931年8月5日,蒋渭水因罹患大肠伤寒症病逝于台北。遗体移往三板桥火葬场火化,当日大雨滂沱,苍天都为之悲痛落泪!

  8月23日出殡,依然大雨倾盆,日本警察严密戒备,仍有5000多民众冒雨为蒋渭水送行。台湾媒体报道说,当天有从南京等地发来的上百件吊慰电文,在音乐队、灵车等车队的簇拥下,民众手执白幡送蒋渭水最后一程,“移灵时突然下起大雨,送葬民众无人退避,在台湾丧礼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

  当时蒋渭水遗体安葬于大直山公墓,后因台湾被日本军国主义拖入战争泥潭,大直公墓被强征为日军要塞,蒋渭水的遗骨被迫迁移到关渡慈航寺。1952年,蒋渭水的昔日同志牵头募款,才把他的遗骨迁葬至六张犁芳兰山上,长眠于此已经有51年矣。

  对于台湾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人物,台湾当局在很长时间里却相当忽视。这种不正常的情况,直到近些年来才有所改观。

  2005年马英九担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时,曾经把台湾先贤的巨幅画像安放在中央党部的外墙上,以表尊崇和纪念,更为激励后人不要忘记历史。首先安放的就是蒋渭水、李友邦等人的画像,一时间曾引起轰动。

  2006年,台北市政府选在当年蒋渭水活动过的地点附近,将原来的锦西公园更名为“蒋渭水纪念公园”,并设置入口意象方碑及纪念牌楼各一座。当时的台北市长马英九亲自撰写纪念碑文。

  据台湾“中央社”2011年5月19日报道,台北市文化局长谢小韫曾会同辛晚教、黄富三等4名“文化资产审议委员会”委员,19日上午专程前往六张犁蒋渭水墓园会勘。辛晚教委员表示,蒋渭水墓园相当具有象征意义,届时一定会根据全世界文化资产的标准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评估。他说,未来也希望能够更加提升墓园的周边环境并恢复历史意象。

  同年8月5日,马英九在出席“蒋渭水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会”致辞时表示,“文建会”打算将位于宜兰(蒋渭水家乡)传统艺术中心的演艺厅,命名为“蒋渭水纪念厅”,希望能尽速在2011年10月“台湾文化协会”成立90周年时揭牌;长远的构想则希望在条件成熟时,建置“蒋渭水纪念馆”。

  又据2011年9月1日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蒋渭水的后代希望把他的遗骨移回故乡宜兰,台北市文化局主任秘书王逸群表示,尊重蒋后代的决定,之前已稍微整理蒋渭水坟墓附近的环境,未来朝向规划为文化纪念园区。另外,蒋渭水的坟墓进入文化资产指定阶段,将视专案小组讨论后,再决定坟墓是否指定为市定古迹,或是历史建筑、文化景观等。

  同年10月17日,纪念蒋渭水逝世80周年、蒋渭水纪念铜像揭幕典礼在蒋渭水纪念公园隆重举行。马英九亲往致辞并揭幕。

  ……从以上事实,客观地说,近些年来马英九主导下的台湾当局,在纪念蒋渭水先生、弘扬蒋渭水精神遗产方面,确实是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工作,应予充分肯定。

  然而,不知是何原因,唯独重新整修蒋渭水先生六张犁芳兰山墓地,如此重要和紧迫的事情,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如今一幌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蒋渭水先生的墓地愈加残破。如何重建?仍然停留在台北市文化部门的“评估”与“规划”之中。至于马英九所说的在宜兰设置“蒋渭水纪念厅”和“蒋渭水纪念馆”,似亦未见有媒体的后续报道。

  台湾抗日先贤蒋渭水,不仅是台湾人民的蒋渭水,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蒋渭水;蒋渭水短暂的41年生命,为台湾政治、社会、文化所留下的丰富遗产,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在海峡两岸同胞共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蒋渭水先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弥足珍贵!

  为此,借纪念蒋渭水逝世82周年,在北京举行“第二届蒋渭水先生思想与事迹”学术研讨会之机,本人不惴冒昧,强烈呼吁:台湾有关部门应再接再厉,高度重视,切实尽快做好台北市六张犁蒋渭水先生墓园的规划、整理和重建工作,以告慰先贤,激励来者!

【编辑:温雅琼】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