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化召开首届“石壁客家论坛”

2013年10月15日 14: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宁化召开首届“石壁客家论坛”
    10月15日,以“传承、创新、繁荣”为主题的首届“石壁客家论坛”在客家祖地福建宁化举行。参会的海内外客家学者就石壁客家祖地与客家先民之关系、客家民系历史文化之研究等一批议题开展研讨。中新社发 张斌 摄

  中新社福建宁化10月15日电 (陈拓 罗鸣)“根据族谱,我的121世祖刘翔公到134祖刘龙共,就有14代人刘氏先祖葬于宁化。”台湾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院长刘凤锦以自己宗族的迁居历史,以小见大地描摹了客家人逐步散居世界的历程。

  在15日举行的首届“石壁客家论坛”上,来自海峡两岸的客家文化专家学者齐聚宁化,共叙乡情,畅谈客家历史文化与现状。

  宁化是全球客家人的总祖地,从这里衍播的客家后裔达1亿多人,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客家热”在海内外兴起并不断升温,各地客家人士接踵到宁化寻根觅祖。

  据刘凤锦介绍,他的137世祖刘开七公,原先居住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坑,于宋宁宗嘉定年间官授潮州都统,乃迁居于广东潮州,其子孙遍布广东各地,成为刘姓潮州、梅州肇基之大始祖。

  “过去客家人南迁,从赣北经东南或溯赣江南下,越武夷山脉南段,进入福建的闽西,首站便是宁化石壁;可以说石壁促使了客家民系的诞生。”刘凤锦表示,客家先民最先进入宁化或石壁,在南宋之后,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今日客家大本营北部的人便大量往闽西南部和粤东北迁移。

  在论坛开幕式上,三明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向宁化县进行授牌,在宁化设立客家研究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谭元亨就表示,整个闽西包括粤东一部分很多人都大量移居到台湾,在某种意义上,台湾是整个客家大本营的东翼,几乎有四五百万人。

  “台湾客家人把这边当做原乡,他的血脉也是从这儿过去的,所以他们很认同这个,对于民族的认同,国家的认同也是有着非常巨大的这种促进作用。”谭元亨说。

  刘凤锦也认为,海峡两岸透过这种学术论坛,对两岸的交流是非常有正面意义的帮助。“透过两岸学者这种学术的交流,学术的论坛,可以凝聚我们客家人的共识,跟能够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的发展。”(完)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