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蔡英文“倒阁案”两头取巧 自曝短处

2013年10月16日 10:1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据海峡导报报道,民进党“倒阁”行动如意料之中的失败,但此前一直泼冷水的蔡英文却意料之外地到场声援,令人颇感诧异。

  就在前几天,蔡英文针对苏贞昌启动“倒阁”还语带保留,认为“毕竟民进党在这个阶段还不能够掌握整个情势,也没有掌握全局的能量;但也要尽一个政党责任,来反映所面临的问题及人民对‘政府’的不满”。

  该表态看起来很委婉含蓄,其实意思很明确:在“立法院”明显处于劣势的大背景下,民进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政治上是“失大于得”,最起码达不成自己的战略目标,相反却会造成蓝军的士气凝聚,“打马”变“救马”。

  出于理性的政治判断,蔡英文不认同苏贞昌的决策;但囿于前任党主席的尴尬角色,她又不便对现任党主席公开质疑。如此一来,蔡英文的欲言又止、话中有话似乎也能理解。

  不过,既然已经有了自己清晰的政治判断,那为什么又要突然现身“倒阁”现场呢?为什么不像谢长廷一样,有了自己的主张就坚持到底?蔡英文是这么解释的:今天“倒阁”行动其实有很多人民支持,如果今天没法过关,可能反映“国会”生态与民意整体的落差,希望社会能继续累积,让在这一串人民行动之后,有一个真正的“宪政”改革行动开始。

  这种标准的“蔡氏”语言风格会让人有点费解,其核心意思就两点:一、“倒阁”是有民意支持的;二、因为“立法院”与民意脱节,“倒阁”失败在情理之中。应该说,蔡英文的“自圆其说”非常高明,她既很好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来到现场,又重申了自己对“倒阁”行动的既有判断。

  其实,蔡英文之所以背离初衷来到现场,并非看到了什么“民意”,而是害怕在这样重大的党的活动缺席,会引发“党意”的反弹,从而破坏自己重夺党权并竞逐2016的核心大计。

  在蔡英文的政治手法中,常见“模糊战略”,最典型的就是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台湾共识”。如果施展得好,当然能左右逢源、两头取巧;可如果运用不当,却容易自曝其短、进退失据。在“倒阁”一役中,蔡英文既然认为此时能量不足,不适宜提出“倒阁”案,但却不能坚持己见,甚至连独善其身也做不到,反倒是迫于政治利益考量,最后随波逐流。

  如此政治人物,真的值得期待吗?(记者 王炜)

【编辑:杜静】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